[发明专利]用于聚氯乙烯的缩水甘油苯醚基稳定剂-增塑剂的制造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0100746.3 申请日: 1990-01-08
公开(公告)号: CN1053234A 公开(公告)日: 1991-07-24
发明(设计)人: 利奥尼德·亚历山得罗维奇·斯克利普科;瓦利里亚·乐沃夫娜·特罗斯特亚妮茨卡娅;色利斯·尼克拉维奇·格尔巴诺夫;伏亚奇斯拉夫·卡波维奇·利考夫;维克托·伊瓦诺维奇·戈里罗夫;弗拉基米尔·伊瓦诺维奇·帕拉莫诺夫;亚历山大·伊瓦诺维奇·帕克荷门科;维塔利·瓦西利维奇·查尔迪夫;亚历山大·米克海罗夫娜·马克冈 申请(专利权)人: 聚合物产品制造化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7D303/28 分类号: C07D303/28;C08K5/06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吴大建
地址: 苏联***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聚氯乙烯 缩水 甘油 苯醚基 稳定剂 增塑剂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有机合成,特别是涉及用于聚氯乙烯的缩水甘油苯醚基稳定剂-增塑剂的制造方法。

目前,用作用于聚氯乙烯的稳定剂-增塑剂的,已知有环氧化的植物油和动物油、环氧化的脂肪酸酯、脂族和芳族醇的缩水甘油醚以及各种分子量的环氧树脂(К.С.Мцнскер,Г.Т.сре.осееба,“聚氯乙烯的解聚和稳定”,1979,Хцмця,Москва 1979)。

为了稳定聚氯乙烯,人们实际使用的是环氧化的豆油和烷基-9,10-环氧硬脂酸酯。为了生产这些产品,需要使用食用原料-豆油和油酸,因此,稳定剂-增塑剂的生产量及其成本取决于植物原料的收获量,而且在不同年份可以有重大的变化。

合成稳定剂时,除了原料的可及性之外,工艺结构的简易性、所得废物的数量、商品的形态,以及所得产品的毒性也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制取环氧化豆油和丁基-9,10-环氧硬脂酸酯的已知方法是用过酸(过乙酸、过甲酸)氧化豆油和油酸丁酯,此时,在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甲苯)介质中,或者没有有机溶剂而有无机酸(H2SO4、H3PO4)(US.A.2801252)的,或有离子交换树脂(US.A.2919283)的介质中形成产物。

上述方法的特征是:爆炸引起大灾的危险性大、过程时间很长而且在分离目的产物时产生大量废物。

基于采用合成原料进行制取缩水甘油苯醚的各种已有方法,如,一种已知方法,包括,在计算量或过量的30-50%碱水溶液存在下使等克分子量的氯甲代氧丙烷与苯酚相互反应(А.М.Пакен,“环氧化合物和环氧树脂”,1962,Тоехцмиз,Аат,Аенцнгр,273-279页)。

此方法制取目的产物的产率不高于55-65%,而且在由水相分离醚和用水洗涤除碱和氯化钠时会产生大量废物(废水)。

还有一种制取缩水甘油苯醚的已知方法(CS,B176770-176774),包括在有与水能混溶或部分混溶(0.2-0.23摩尔/摩尔苯酚)的脂族醇和0.05-3%催化剂存在下,使按摩尔比为3∶1∶1的氯甲代氧丙烷、苯酚和碱相互反应。作为催化剂可用有以下通式的氮和磷的酰亚胺:

(式中Z=N,P;R=C1-C4烷基;R′=H,C1-C2烷基);N-烷基取代的氨基乙磺酸或氨基丙磺酸;二丁基乙酰胺;三烷基胺、三烷基(芳基)膦、三烷基(芳基)胂、三烷基(芳基)或二烷基亚砜的氧化物(其中烷基为1-20个碳原子的,芳基是C6H5和CH3C6H4),含有1-4个氮原子的五元或六元杂环化合物:例如,噻唑、吲哚、噁唑、吡咯、咪唑、吡唑、三唑。在催化剂存在下,苯酚和氯甲代氧丙烷,于氮气流中的沸腾情况下,进行相互反应6-12小时,然后在65-72℃温度下用粉末状碱处理反应物45分钟。

该方法可以制取目的产物,其中包括产率为96.9-97.8%和纯度为97.9-98.7%的苯基缩水甘油醚。可是该方法持续时间长(反应时间为6-13小时),而且由于氯甲代氧丙烷与反应物中的脂肪醇的沸腾相近似而难于再生过量的氯甲代氧丙烷。此外,为了实施该方法,还必须避免反应剂和空气中的氧接触。

人们还知道,与环氧化的豆油相比,所用的苯基缩水甘油醚,在聚氯乙烯中的稳定化效果较小,并且还有明显的毒性(“聚合材料所用的化学添加剂的合成和效果研究”,全苏科学技术会议资料,第2期,82-106页,1966年)。

因此,由此可知,按常法用食物原料制取适于工业用的高效、低毒性的聚氯乙烯用稳定剂-增塑剂,在经济上是不合适的。而利用合成原料又不能制取与环氧化植物油和烷基-9,10-环氧硬脂酸酯有相当效果的稳定剂-增塑剂。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缩水甘油苯醚基的稳定剂-增塑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使用价廉的合成原料制取高效、低毒性的稳定剂-增塑剂,而且工艺过程简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合物产品制造化学研究院,未经聚合物产品制造化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07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