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状态判别拉线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89201670.1 | 申请日: | 1989-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15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06 |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亚锋 |
| 主分类号: | H01H17/22 | 分类号: | H01H17/22;H01H9/16 |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唐建元 |
| 地址: | 河南省林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状态 判别 拉线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特别是电路上用于接通或断开电源的拉线开关。
目前电路上所用的拉线开关,在停电时不易判别它的“开”、“关”状态,因为每拉动一次拉线,开关中的梅花轮即转动60度,亦即转过一个齿,发出一次响声,“通”与“断”状态的响声次数皆为一次。这样,给用户带来不便,特别是在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白天断电晚上送电,而晚上,这些地方又往往没有人在,这样就会出现无人而灯亮的浪费现象。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电源无电时拉动开关的拉线,通过开关中的上接触片与梅花轮的撞击声次数,来判此开关所处的通断状态。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的,拉线开关被拉动时,开关的上接触片6打在梅花轮3上,发出一次响声,松线时,转盘7打在梅花轮3的右端面上,也发出一次响声,本实用新型将梅花轮加以改进,使开关拉至不同状态时,发出的响声次数不同,拉至“开”时,发出一次响声,拉至“关”时发出两次响声(不包括松线时发出的一次响声)。梅花轮3是这样改进的,在原来的六瓣(参见图3)a、b、c、d、e、f(各占60度)的b、d、f瓣的中间分别改为b1、b2、d1、d2、和f1、f2瓣,各占30度(参见图2)。下接触片5的三个触头分别装入b2、d2、f2瓣中,在拉动拉线2时,上接触片6打在梅花轮3上发出响声,不论它的起始状态如何,在拉动拉线后若只响一次响声,则上接触片6一定是处于b2、d2、f2三瓣中的一瓣之中,即此开关是处于导通状态。若拉动拉线2时,发出的是两次响声。那么,上接触片6一定是处于a、c、e三瓣中的一瓣之中,即此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故本实用新型,在无电源时,可通过拉线开关时的响声次数来判断它的通断状态,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断电情况下拉动拉线开关,通过响声次数可以判别开关所处通断状态。从而达到节省电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拉线开关相比,仅梅花轮结构有改变,故对厂家改型生产和用户改装旧开关都很方便。
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状态判别拉线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梅花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梅花轮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 1-底座 2-拉线
3-梅花轮 4-轮轴
5-下接触片 6-上接触片
7-转盘 8-弹簧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每拉一次拉线2,梅花轮3可转动60度。上接触片6初始位置可处于ab1b2cd1d2ef1f2瓣中的某一个槽中时,假设上接触片6处b2瓣中,这时开关是处于导通状态,当拉动拉线2时,梅花轮3要转动60度,故上接触片6要越过b1瓣进入a瓣中,因a瓣中无下接触片5,故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而且在这一动态过程中,由于上接触片6越过了两个尖端故发出两次响声,假设起始位置处于a瓣中时(即断开状态),拉一次拉线2,梅花轮3转60度,此时上接触片6只能进入f2瓣的槽中,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上接触片6只越过一个尖端,故只有一次响声,因f2中有下接触片,故此时开关处于导通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亚锋,未经徐亚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16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解加工的排风喷淋滤气冷却装置
- 下一篇:鼓形电热膜式电热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