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盗报警锁无效
| 申请号: | 89201402.4 | 申请日: | 1989-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7442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5-23 |
| 发明(设计)人: | 马光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光伦 |
| 主分类号: | E05B45/00 | 分类号: | E05B4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四川省重庆***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 报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锁。
为了对付偷窃者,国内不少专家在研制报警锁。通常报警锁由门锁、传感器、控制装置和报警装置组成。
现有的报警锁缺陷较多,不能满足防盗要求。
如国内实用新型申请号CN86208174的两个功能都有明显的缺陷。一是它的防暴力破锁触头K2是固定在小壳内的门框上,小壳也是固定在门框上,只有当小壳被撞掉而K2仍在门框上才有可能触发报警。这种情况只有当遇到暴力撞门时,固定小壳的螺钉松动退出才有可能。但一般用户都是用较长的螺钉将小壳牢牢地固定在门框上,所以暴力撞门的结果往往是连同固定小壳所在的木头一起被撕裂下来,这样,防暴力破锁触头K2就不起作用了。二是它的防拨锁触头K1是与电源开关K和延时开关K4联合使用,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极易产生误操作:如出门时忘了关上K就可能出现漏报警;进门后忘了打开K就会出现误报警。
又如国内实用新型申请号CN87208892也是极易引起误报警,只要将推杆压入锁体就会误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可靠地防暴力撞门,不会产生漏报警和误报警,符合居民使用习惯的防盗报警锁。
本实用新型采用扣锁,加装防暴力撞门报警装置。扣锁是压力铸造成型,具有坚固结实、防撬、防拨、防锯等突出优点。
在锁扣(2)和锁壳(1)上安装磁钢(3)和(5),在磁钢(3)和(5)附近安装磁控开关(4)和(6),以下简称开关。开关并联或串联了电阻R1,由两根导线(9)和(10)引出,开关(6)由导线(7)和(8)引出,所有引出导线均很细,机械强度很低。开关(4)和(6)串联后与报警器(13)联接。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线(11)和(12)不分极性,可互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开关(4)和(6)在磁力作用下常闭,当开关与磁钢之间距离扩大时断开。由于锁扣和锁壳均是用木螺钉固定在门框和门上,当暴力撞门时锁扣可能因木螺钉松动而掉下来,或连同锁扣所在木头一起被撕裂下来;同理,锁壳也可能发生同样情况。归纳起来有4种可能:一.磁钢(3)与开关(4)之间距离扩大;二.磁钢(5)与开关(6)之间的距离扩大;三.磁钢(3)与开关(4)在同一块木片上被撕裂下来,细细的导线被拉断;四.磁钢(5)与开关(6)在同一块木片上被撕裂下来,细细的导线被拉断。以上任一种现象均会发出断路信号,使图2所示的三极管BG1导通,从而继电器J吸合,它有两对触点,其中J2导通使报警IC(CW9561)工作,输出变频信号,经三极管BG2放大后输入扬声器,发出报警信号。继电器触点J1起自锁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锁体结实,防撬、防拨、防撞报警装置准确可靠,能有效地防范各种偷盗方式。凡使用钥匙正常开门者不会发生误报警,凡不用钥匙非正常开门者一定要报警,不会漏报,符合居民的使用习惯。
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与报警器之间连线只有两根,且不分极性,既可单户使用,如广大家庭,也可方便地接入报警网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报警器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光伦,未经马光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14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床微机控制硅钢片错位套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控式强制怠速节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