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合成甲醇工艺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103847.4 | 申请日: | 198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14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24 |
发明(设计)人: | 赖志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志勤 |
主分类号: | C07C31/04 | 分类号: | C07C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反应 合成 甲醇 工艺 装置 | ||
本发明所属领域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合成甲醇工艺及装置。
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合成甲醇,开发未来燃料及化工原料的竞争十分激烈。目前,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合成甲醇的工艺及装置都在探索阶段,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英国、苏联等国家开展此项研究,实验室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美国的芝加哥气体研究所,他们应用钌及砷化镓作电极,利用电催化效应使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合成甲醇。虽然,他们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还有许多不足:一是电极材料价格昂贵,表面活性不易控制,二是产率不易控制,反应速度较慢。国内,目前只进行过理论研究和分析。
参考资料:“世界发明”86年12期“燃料化工学报”88年1期US4067795,US4565831,US4476249,GB2140801。
本发明的目的是:选择容易得到的电极材料及催化剂,通过电催化、超声波等多种物理、化学效应,来加快反应速度,降低反应压力,提高工艺控制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原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溶于水,形成少量碳酸和气水混合体,使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粒气泡。水中还含有大量的粉末碳粒和少量的助剂。气水混合体通过反应电极及催化剂层时,发生化学反应合成甲醇,其反应式:
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和助剂存在下,超声波的强空化效应,使水也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同时使催化剂上的反应物快速脱离催化剂。
镍基催化剂在电流的存在下,其表面活性很高,使水分解,同时,吸附氢气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生成甲醇,特别是水中的水合离子,它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它可加快水的分解和甲醇的合成。综合利用各种物理的、化学的效应,使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快速合成甲醇。
按此原理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原理是可行的,实验室中得到了约95%-100%的甲醇,反应条件:催化剂:镍基催化剂、电流:25-50mA/cm2,压力:7-25kg/cm2、瓶装二氧化碳、助剂:硫酸钠,温度:小于200℃。
结构简图中:1-第一反应电极及催化剂层,2-第二反应电极及催化剂层,3-第三反应电极及催化剂层,4-第四反应电极及催化剂层、5-超声波发生器、6-热电偶、7-热电偶、8-壳体、9-压力表。
本发明的基本工艺流程:
其中的气体清洗是指二氧化碳气体压缩前需清洗精制。
使用的催化剂成分:Ni 15-35%、Fe 20-35%、Cu 10-25%、Zn 10-20%、O25-10%,Ti、Co少量、稀土元素15-25%、AL 5-10%。
此工艺流程的工作过程是将净化后的二氧化碳气体加压7-25kg/cm2与水混合进入反应器。气水混合物通过第一反应电极及催化剂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氧离子,氧离子和碳粒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同时,碳粒与水反应生成氢离子和一氧化碳;第二反应电极及催化剂层的使水分解生成氢离子,水合离子,氢离子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电极及催化剂表面合成甲醇。同理,第三,第四反应电极及催化剂层也产生氢离子,水合离子,氢离子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电极及催化剂得到的电流是50-100mA/cm2,温度:小于200℃。
同时,超声波空化效应,使反应物快速脱离催化剂表面,也使水分解,此时超声波的频率是50-500KHZ。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加速了反应速度。
反应器中,超声波发生器5置于电极及催化剂层1、2与电极及催化剂层3、4之间,热电偶6置于电极及催化剂层1、2之间,热电偶7于电极及催化剂3、4之间。
此工艺流程简单,反应器制造容易,反应压力低,且操作控制容易。使用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从水泥厂、化肥厂、火力发电站等有二氧化碳的地方提取,利用二氧化碳生产甲醇,即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解决了化工原料的紧张。采用此工艺流程生产成本很低,设备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经济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志勤,未经赖志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38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色围棋
- 下一篇:用于烘漆的一种催干剂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