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氮氧钛喷镀膜无效
| 申请号: | 88101654 | 申请日: | 1988-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1654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弗兰克·霍华德·吉勒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PPG工业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14/08 | 分类号: | C23C14/08;C23C14/34;C03C17/36;G02B1/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隗永良 |
| 地址: | 美国宾***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氮氧钛喷 镀膜 | ||
本发明广泛地涉及在非金属基底上溅镀含金属的膜的方法,特别是关于在玻璃上溅镀多层金属-电介质透明膜的磁溅射法。
Gelber的美国专利3,990,784号描叙了一种镀膜的建筑用玻璃系统,它包括一个透明基底和一多层镀膜,镀膜则由第一与第二金属层以及夹在二者之间的电介质层组成,其中,第一与第二金属层的厚度有一比例,以便能够在维持此比例恒定时,通过改变金属层的厚度,就可以改变镀膜的透射性,而不影响其反射性质。电介质层的厚度应该使镀膜的反射不致于色彩太强。
Grubb等的美国专利4,022,947号描叙了一种透明镶板,它能透过所需部分的可见辐射,而把大部分的入射阳光反射掉。其制备方法是溅射一种铁、镍、铬合金以得到透明的金属膜,以及在氧存在下进行上述合金或类似合金的反应溅射,以形成一氧化物膜。在一个较好的实施例中,金属膜位于基底和金属氧化膜之间。在另一个较好的实施例中,金属氧化物膜位于基底和金属膜之间。
Hartig等的美国专利4,534,841号公开了一种防阳光窗玻璃,制法是在透明基底上利用阴极蒸发镀上光学厚度为20至280纳米的第一层氧化物层,然后再镀上几何厚度为10至40纳米的氮化铬第二层。在第二层上可以镀上电介质构成的光学第三层。氧化物层选自锡、钛和铝的氧化物。
Gordon的美国专利4,535,000号描叙了在玻璃基底上镀上金属氮化物,例如氮化钛,其方法是将金属囟化物与一种还原气,例如氨气,在250至320℃相混合,并在加热至400°至700℃的玻璃表面上使气体反应,从而在玻璃上成膜。
Amberger等的美国专利4,546,050号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镀膜的玻璃板,镀膜材料选自由铜、不锈钢、二氧化钛;铜、钛、二氧化钛;以及铜、钛、氮化钛构成的组合。
因为升温和致冷的能源费用日益昂贵,具有金属和(或)金属氧化物膜的建筑用玻璃产品变得更为重要。镀膜的建筑用玻璃产品一般分成两类:防阳光型和高透光率/低辐射率镀膜产品。
防阳光型产品通常是玻璃基底,常常带色,镀着一个低可见光透射率的带色薄膜,它减少了透过窗子进入建筑物内部的太阳能透射率,从而降低了空调费用。这些产品在温暖的气侯里最为有效,最常见于商业建筑物。在更为关心加热费用的地方,尤其是住宅,需要高透光率/低辐射率的镀膜。以使可见光以高透射率进入室内,同时反射红外辐射,从而保持建筑物内的热量。高透光率/低辐射率的镀膜通常是多层膜,其中有一层反射红外线的金属(例如银、金或铜)夹在两个防反射的金属氧化物(例如铋、铟和/或锡的氧化物)层之间。另一方面,防阳光镀膜一般是诸如钴、铁、铬、镍、铜等一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单层膜。
制备防阳光金属膜的众所周知的湿化学方法有美国专利3,846,152;4,091,172;3,723,158;和3,457,138。制备防阳光的金属氧化物膜的热解方法由美国专利3,660,061;3,658,568;3,978,272和4,100,330可知。
在美国专利4,462,884号和4,508,789号中描叙了制造高透光率/低辐射率的多层镀膜的溅射技术。在美国专利4,512,863号与4,594,137号中披露了制造防阳光镀膜的溅射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性能优越的电介质膜,可用于多种建筑用玻璃上的多层镀膜。本发明涉及在含氧与氮的气氛中进行钛阴极溅射,以便沉积成一个氮氧化钛镀膜。本发明的氮氧化钛膜可以与一个红外线反射膜(例如银)组合沉积,形成一个低辐射率的多层膜。本发明的氮氧化钛膜也可以与一种合金膜(例如不锈钢或因科镍合金)组合沉积,形成具有相对饱和色的各种彩色的多层镀膜。本发明的氮氧化钛膜还可以与红外线反射膜(例如银)以及减小光反射系数的金属膜(特别是象因科镍合金这样的金属合金膜)一起配合沉积,从而得到一种具有相对饱和色和低辐射率的多层镀膜。
图1表示玻璃上的氮氧化钛膜在550纳米(nm)处的透光率随膜厚度的变化,膜的厚度是在氮中不同氧百分含量的条件下通过阴极若干次测得的。
图2表示氮氧化钛的沉积速度(用每通过银极一次厚度增加的埃表示)随溅射室内气体中氧的百分含量的变化。
图3表示约600埃厚的氮氧化钛膜的吸收与溅射室内气体中氧的百分含量的关系。
图4表示在一个因科镍(Inconel)合金膜上的氮氧化膜,在550纳米处的透光率与在各种阴极功率水平上的膜厚度的关系。
一个透明的非金属基底,最好是玻璃,用阴极溅射法、最好是磁控溅射法镀膜,得到一种由氮氧化钛组成的、具有所希望的耐久性和美观性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PG工业公司,未经PPG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1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