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微机自动控制气压给水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87216099 | 申请日: | 1987-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609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于景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景和 |
| 主分类号: | E03B11/06 | 分类号: | E03B11/06 |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赵守康,韩卫群 |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机 自动控制 气压 给水 设备 | ||
一种涉及工业、民用供水设施的微机自动控制气压给水设备。
目前,气压给水设备由气压罐、水泵机组、压力表、补气装置和电控装置组成。电控装置通常由电磁元件(如液压继电器、交流接触器等)构成。在供水过程中,气压罐内的水位和压力,通过压力表等检测元件传送到电控装置,使水泵机组按予定方式工作。气压给水罐虽然可设在任何高度,取代水塔和高水位水箱,水质不易污染,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是,气压给水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
1、气压罐调节容积一般只占总容积的1/6~1/3,所以钢材耗用较多,成本高。
2、由于气压罐的调节容积较小,水泵启动较频繁,而用于气压给水的电机功率较大,所以耗电量大,并对电网有干扰,影响用户电器设备正常运行。
3、给水压力变动较大,将直接影响给水配件的使用寿命,对压力要求稳定的用户不适用。
4、目前气压给水设备中的电控装置,主要由电磁元件组成,由于气压罐调节容积小,使电机泵启动频繁,单位时间内开关次数很多,造成电磁元件寿命很短,经常发生电磁元件失灵,所以断水机率较大,供水可靠性差。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虽然通过水泵机组不同的组合工作方式,可减小气压罐的容积,提高水泵运行效率和供水安全性,但是,往往在考虑气压罐内的压力,用户某一时刻的用水量和水泵机组某一时刻的供水量等参数下,所设计的水泵机组最佳工作方式,是难以通过电磁元件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目的:利用微型计算机控制气压给水设备,微机根据气压罐的压力,用户用水量、水泵供水量等参数确定水泵机组的最佳组合工作方式,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是:首先,由压力表8、9、10所反映的压力参数经单片机芯片的输入接口馈至单片机芯片中的微处理器判断气压罐内的压力和水位,从而决定水泵电机工作方式,其次,通过位于低位水箱中的水位电极,判断出低位水箱中的水位,此信号经采样电路馈至单片机芯片中的条件转移逻辑单元,最后压力参数和水位信号经微处理器处理后,由单片机芯片中的输出接口,输出水泵机组最佳工作方式信号,此信号分别通过信号转换放大器和振荡器,使与水泵电机对应的驱动器工作,实现微机自动控制气压给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优点:
1、气压罐容积大为减小,因此,节约钢材、降低成本。
2、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运行的水泵电机功率较小,因此,减弱了对电网的干扰,并且与同类产品比较,节约电量15%~20%。
3、由于自动控制灵敏度高,所以给水压力稳定。
4、由于电控装置采用微型计算机,使无触点开关以及运算、控制功能较强的电子元件代替目前的电磁元件,因此,减少了维修费用,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由于,微机可以利用本身的中断系统自行处理故障,并且报警,所以增强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高了水泵运行效率和供水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
图1为微机自动控制气压给水设备整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8、9、10压力表、5压力继电器、50电控装置、51气压罐、52出水管、53低位水箱、6、7水位电极、28、29、30水泵电机、54逆止阀、55进气孔、56补气筒、57抽水管。
在图1中,水位电极6、7、压力表8、9、10和压力继电器5所反映的物理参数、经电控装置50来控制水泵电机28、29、30的工作程序。当水泵电机工作时,将低位水箱中的水经抽水管57分别抽入到气压罐51和出水管52内。自动补气装置由通常的逆止阀54和补气筒56组成。当水泵电机停机时,空气经进气孔55进入补气筒56内,当水泵电机工作时,电子逆止阀54的作用,使水泵电机抽出的水连同空气一起进入气压罐51内。
图2为微机自动控制气压给水设备中的电控装置50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1单片机芯片(型号:8035)、1-0微处理器、1-1输入接口、1-2输出接口、1-3双向总线接口、1-4控制和定时单元、1-5条件分枝转移逻辑单元、1-6内部总线、2地址锁存器(型号:373)、3存贮器(2732EPROM)、40~43信号转换放大器、44~47驱动器、48振荡器、24蜂鸣器49采样电路、其余编号同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景和,未经于景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6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柜节能制冷循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窗用滑槽式组合风钩插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