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报警门锁无效
| 申请号: | 87214734.7 | 申请日: | 1987-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4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新渝 |
| 主分类号: | E05B65/00 | 分类号: | E05B65/00;E05B4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四川省重***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报警 门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暗锁,特别是与报警装置配合使用的防盗报警门锁。
该锁是Sч87208892防盗门锁的延展型,与Sч87208892互为补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制造方便且不易误报警的防盗报警门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开启后自动锁定锁舌的门暗锁的基础上,内设一组电路启、闭触点,用推杆控制触点的启闭。该触点与报警装置串连形成回路。当非正常开启时触点自动接通而报警。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门锁的基础上增加触点和推杆,因而容易制造且使用与普通门锁方法一致。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1给出。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盗报警门锁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锁内后方设常闭触点(2),与报警装置(3)串连成回路,侧面设推杆(1),用以控制触点(2)的启、闭。
推杆(1)上设有使其部份突出于锁体的弹簧,后端有限位平面。
正常使用关门时,推杆(1)受锁舌巢前壁的挤压处于后方位置;开门时,锁舌向后移动并自动锁定在后方位置,推杆(1)限位平面受锁体滑板后端的限制,推杆(1)不能前出,仍处于后方位置,触点(2)被推开,报警回路不能形成。非正常开启(撞或撬开)时,推杆(1)顶端离开锁舌巢前壁、由于锁舌在前方位置,锁体滑板后端不能作用于推杆(1)的限位平面,推杆(1)受弹簧的作用前移离开触点(2),触点(2)复位闭合,接通报警装置(3)而自动报警。
该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例是:将推杆(1)移往锁舌锁定杆后方,(见附图2)。以锁舌锁定杆代替推杆(1)的前出部分,其工作方法及功能与附图1相同。
该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例是:在附图2的基础上将触点(2)一部份固定在锁体一侧,另一部份固定在推杆(1)上,(见附图3)其工作方法及功能与附图1、附图2相同。
与该锁配套使用的报警装置在输出功率及功能上可分为家用和公用两类。可串接若干个紧急启动开关,为家庭和单位值班人员紧急求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新渝,未经黄新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47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