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多功能化学实验仪无效
| 申请号: | 86203009 | 申请日: | 1986-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3009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汉芳 | 
| 主分类号: | B01L3/14 | 分类号: | B01L3/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华雪增,朱莹书 | 
| 地址: | 上海市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化学 实验 | ||
本实用新型属一般化学与物理的方法和设备,是一种多功能化学实验仪。
传统的教学用化学实验仪为试管、烧瓶、烧杯、气体发生器进行个别反应,在中等学校进行化学实验给予学生演示某一化学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时,则需在试管或烧瓶中分别做几次,分几个实验步骤才能完成。由于实验反应分别进行,用药量大。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反应需分别进行。一种物质进行不同的反应例如中和反应,溶解度、升华反应则更需分别进行。
本实用新型制作了一件操作简单、省时方便、适合于多种用途的化学实验反应的教学用仪器,克服了传统化学实验中的弊端,能为学生作直观比较性实验,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示,试管1的一侧与溢流管2相连通,溢流管呈弯曲形,溢流管的直径为0.2~1.5公分,以1公分最佳,试管1与溢流管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平行的,也可成0°~90°夹角,以90°夹角最佳。试管1的管口朝上,使其与桌面成30~60度夹角能做各种气体反应实验。溢流管2可以是一管或二管直至五管,以五管为最理想。溢流管2的支管互相平行。近底部的一管溢流管与试管的底部3的距离在3公分以上,以4公分最佳。每个溢流管之间的间距为1.0~3公分。试管的底部3可以是圆球形也可以是圆锥形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试管〔1〕长18公分,直径为1.3公分,试管〔1〕的一侧离试管底部〔3〕4公分处开一孔,孔口连接一个溢流管〔2〕,其弯曲呈S形,溢流管〔2〕的直径为1公分,如此的溢流管共有三管,每管的间距为3.5公分,三管溢流管互相平行,溢流管管口高出弯曲面〔4〕3公分。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可进行各种化学实验,例如元素的检测,中和反应,热反应以及各种液体、气体、固体的化学实验成为多功能的化学实验仪。为表达元素的性质采用该实用新型可一次完成,以碘性质的实验为例:
置入0.3克~1克碘晶体于试管〔1〕与溢流管〔2〕接口附近,用试管夹夹住试管〔1〕,在点燃的酒精灯上加热,可见到碘的升华现象,待碘蒸气接触溢流管〔2〕而冷凝时,在溢流管中分别加入0.5~1毫升等量的水、酒精、淀粉溶液,观察其溶解度。在已溶解的水溶液的溢流管中再分别加入0.5~1毫升等量的四氯化碳、苯、汽油又能分别观察到碘在这些溶剂中的溶解度。如果按传统的化学实验做上面所述的碘的性质实验需要配备试管、烧杯、烧瓶,表面皿通过七个实验步骤才能完成。又如观察硫化氢的各种性质,可将1克硫化亚铁置入试管〔1〕底部〔3〕,再加入1~2毫升盐酸溶液(盐酸:水=1:1),向溢流管〔2〕中分别置入0.1%的石蕊溶液0.5~1毫升,置入1摩尔三氯化铁,置入0.01摩尔高锰酸钾溶液,即能观察到硫化氢的各种性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发展,可使溢流管〔2〕互相连接,进行各种连锁反应的实验,溢流管的管口和试管的管口也可因复杂实验的需要,与其他仪器连接成为一种配件组成组合式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汉芳,未经周汉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3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