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单道感应式人工耳蜗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6202153 申请日: 1986-04-14
公开(公告)号: CN86202153U 公开(公告)日: 1986-12-24
发明(设计)人: 陈仁塙;林金林;张建一;罗晓泉;陈锋;张正国;张五玲;魏志勇;张锦春;赵爱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N1/18 分类号: A61N1/18;A61F11/00
代理公司: 铁道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铁路专利咨询服务中心 代理人: 梁绍明,高家福
地址: 北京市东***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感应 人工 耳蜗 装置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以电磁感应方式将声音信息传送到埋植在患者体内的电极,通过电刺激使感觉神经性全聋患者重建听觉的装置。

现有技术实现人工耳蜗的根本依据是电刺激听神经可以引起音感。实现人工耳蜗的困难在于听神经能接受的电刺激信号的范围不论在强度方面及频宽方面都不能适应外界声音的变化。一般人工耳蜗是由实现声电变换的声音处理器,传输上述电信号的传输系统及刺激听神经激发音感的电刺激器组成。美国专利国际专利分类号Int,CL3(A61N1/18)美国专利分类号US,CL128/419R;128/784,179/107R;专利号为4,419,995,名称为“单通道听觉刺激系统”,其声音处理器结构较复杂,耗电量大;调幅传输器要求电压高,并且是并联谐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造价便宜,耗电少的单通道人工耳蜗装置,是将语音频段的声音信息送到听神经,简化感应式人工耳蜗的结构,使之更趋于实用,扩大信息传输系统中发射和接收部分相对位置的允许误差。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使患者能听见环境声音,提高其安全感。经过训练可听懂简单的日常用语,提高患者的唇读能力,通过听觉反馈改善患者的发音能力。

本实用新型包括声音处理器,信息传送器和植入患者体内的接收刺激器。声音处理器由话筒,前置放大器,带通滤波器和可调阈值比较器组成。其带通滤波器的通带是从100Hz到3KHz。其可调阈值比较器可使声音灵敏度在50~60dBSPL范围内调整。其信息传送器由开关式振荡器或开关式调制器,功率放大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组成。其振荡器采用固定电感的共基极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其起振与否受一电压电平控制。其振荡器的晶体管的集电极与谐振电路间有一电阻,晶体管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亦有电阻,这两电阻稳定了输出幅度,使电路易于起振。信息传送器的发射线圈采取串联谐振形式,接收线圈采取并联谐振形式。谐振电容紧靠发射线圈连接,以减少引线分布电容的影响。功率放大器采用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的前置级偏置电流为0.5~1.5mA,并引入串联电流负反馈。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单通道人工耳蜗装置方框图

图2为单通道人工耳蜗原理电路图

图3为信号传送和植入部分电路图

图4为开关式调制器电路图

图中:(1)及(14)为话筒,(2)为前置放大器,(3)为带通滤波器,(4)为可调阈值比较器,(5)为开关式振荡器或开关式调制器,(6)为功率放大器,(7)为发射线圈,(8)为皮肤,(9)为接收线圈,(10)为接收刺激器,(11)为电极,(12)、(16)、(17)、(18)、(20)、(23)、(25)、(28)、(30)、(32)、(33)、(39)、(43)、(44)、(47)、(51)、(53)、(55)、(56)、(57)、(59)、(62)、(63)、(66)、(67)、(68)、(71)、(84)、(88)、(90)为电阻。(24)、(52)为电位器,(15)、(21)、(26)、(27)、(31)、(34)、(36)、(40)、(41)、(46)、(48)、(49)、(50)、(54)、(60)、(61)、(72)、(80)、(81)、(83)、(85)为电容器。(19)、(29)、(35)、(37)为集成电路块。(45)、(58)、(64)、(65)、(69)、(70)为晶体三极管。(42)为电感线圈。(13)、(22)、(73)为插塞孔。(76)、(77)为插头。(82)为二极管。(38)为发光二极管。(74)为电源正极,(75)为地,(86)为变压器,(87)、(91)为场效应管。(78)、(79)为低频屏蔽线。

本实用新型是由话筒(1)、前置放大器(2)、带通滤波器(3)、可调阈值比较器(4)、振荡器(5)、功率放大器(6)、发射线圈(7)作成袖珍型装置,由患者随身携带。接收线圈(9)、接收刺激器(10)和电极(11)用耐腐蚀、无毒、防水、绝缘的高分子材料封装后植入患者体内。电极(11)前端裸露的金属部分置于耳蜗内,话筒(1)、前置放大器(2)、带通滤波器(3)和可调阈值比较器(4)构成了声音处理器。前置放大器(2)将声音信号进行线性放大,以提高信噪比。带通滤波器(3)的作用是使语音中的主要成份通过,滤去语音中的次要成份和干扰噪声。带通滤波器(3)的通带为100Hz~3KHz,较惯用的语音范围300Hz~3KHz还宽,因100Hz到300Hz是听神经接收电刺激效果较好的频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