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焦炭干燥冷却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6106332 | 申请日: | 1986-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6332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里默斯·卡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森工业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皖秦 |
| 地址: | 联邦德国4***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炭 干燥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炭干燥冷却装置,包括一个焦炭进料口的予备室及设置在予备室下面的冷却室,冷却室下部有一个出焦口及一个惰性气体入口;装置还包括一个与予备室相连接的惰性气体排气口。在焦炭堆积区及惰性气体通过的通路上均设置流有冷却水的管道。
在焦炭干燥冷却过程中,总是要向予备室送进很多热焦炭,以保证在予备室中一定数量的焦炭始终处于同一温度。焦炭以予备室均匀地沉降到冷却室中。在这里逆向通过的惰性气体将焦炭冷却,而这些惰性气体经过惰性气体出口被净化,然后进入热交换器。被冷却且净化了的惰性气体经循环回路重新送回冷却室。此外,焦炭也把其热量传给在管道中流动的冷却水,这冷却水或直接或通过一热交换器中的中间转换用于生产蒸汽。
在一个开始所描述的那类装置中,(DE-OS3332702)在冷却室,特别也在焦炭堆体上方设有冷却水管,这些冷却水管吸收焦炭的辐射热以及热的惰性气体也沿这些冷却水管通过。尽管冷却水管结构建造得很复杂,因而也就不容易维护,但它的热吸收性能并不令人满意。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减少冷却热焦炭所需的惰性气体量。
这一任务通过下述方法来完成:在予备室中设置一由水管构成,垂直安置并约束焦炭堆体的园筒套,它与予备室壁共同构成一个作为惰性气体通道的环形空间。
这样,这个将焦炭堆体约束起来的园筒套不仅被辐射热,而且至少在约束焦炭堆体的那一部分也直接被热焦炭所加热。此外,这个园筒套,特别是构成环形空间的园筒套外侧面,被从冷却室流入予备室的惰性气体加热。因此,首要的是园筒套的管道应垂直密排,并与上、下贮器连接,同时要有冷却水自下而上地从中流过。为改善已加热的惰性气体向冷却水的热传导,可在园筒套的外面再附加一些一直延伸至环形空间的冷却水管。
这些附加的管道也可以做为流体整流器,特别在惰性气体出口区要敷设得较其它区域为密,这样惰性气体在环形空间中的分布以及环形空间中的气流均可得到改善或比较均匀。另一改善环形空间中的气流的可能性在于,可在惰性气体出口区设置板状、链式遮帘型以及类似形式的流体整流器。
由于冷却焦炭时也产生可燃性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气、碳氢化合物及类似的游离气体,它们由惰性气体携带,因而可适当地在惰性气体出口区设置一个通向环形空间的空气入口。借助输入的空气,惰性气体中的可燃性气体被烧掉,从而提高了惰性气体的温度。这样就可以从随后连接的热交换器中额外吸收相应的这部分热量。
为了尽可能地使焦炭的大部分热量在予备室中被冷却水管吸收,在符合本发明主题的一个进一步发展中已予先考虑;予备室壁在环形空间的区域用衬壁构成,这一衬壁在环形空间的顶端变为紧紧围绕园筒套的缩颈;园筒套在缩颈上方由一个一直延伸至焦炭投料口的绝热体包围,园筒套的冷却水管一直延伸至焦炭进料口的边缘并在那里与上贮器相接。
这样做还有一个附带的优点,即缩颈上部的外壳不必用昂贵的耐火材料,如耐火粘土砖建造,而只须用简单的绝热材料,如可以是外带薄钢板外壳的绝热纤维。
在室壁缩颈下侧可设置附加冷却水管。予备室的园筒套可偏心地设置在冷却室对面。
下面解释图示的本发明实施例。其中
图1是焦炭干燥冷却装置纵剖面示意图,
图2示出图1装置主题的另一种实施方案,
图3是一种进一步的实施形式,
图4是带有附属的惰性气体系统的焦炭干燥冷却装置示意图。
焦炭干燥冷却装置包括一个由予备室1及在其下面设置的冷却室2构成的炉体。予备室1上端有一焦炭投料口3以及一个由隔板4保险的连接管5,用以连接图中未画出的放气管道。
在予备室1中设有一园筒套6,它排在支架7上,该支架支承在予备室1的园锥形顶盖8上。圆筒套6由垂直密排的冷却水管9构成。冷却水管分别与设置在上面和下面的贮器及11连接。园筒套6的内侧衬以防磨层12。安置在上贮器紧靠予备室1的顶盖8的下面。一个裙式档板13连接贮器与顶盖8之间的剩余空间。
圆筒套6要有这样的直径,使园筒套6与予备室1的室壁14之间能留有一环形空间5。园筒套6的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到超过与予备室1相连接的惰性气体出口16;按图示实施方案,在出气口16中安装有链式遮帘17。在惰性气体出口16区还有一空气入口18通到环形空间15。
予备室1在其下部通过一缩颈19变为筒状冷却室2。冷却室2的下段20建造成园锥体并终止在出焦口21的上方。在出焦口上面,围绕冷却室2的下段20有一个环形通道22,进入冷却室2的气体出口23由此开始。每个气体出口23都有一个可调的截止阀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森工业股份公司,未经赛森工业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6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