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小型流体传感器无效
| 申请号: | 85102765 | 申请日: | 1985-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2765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16 |
| 发明(设计)人: | 牛德芳;高鑫;胡静山;周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L9/06 | 分类号: | G01L9/06 |
| 代理公司: | 大连工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树本 |
| 地址: |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流体 传感器 | ||
本发明属于压力测量技术领域。
流体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硅的压阻效应, 将流体压力信号转为电信号。这种流体传感器主要 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半导体力敏元件,二是腔体。 目前已有半导体力敏元件是在硅杯弹性膜上直接集 成一个电桥电路,其集成电桥版图设计方案有两种。 一种是如US 4065971、US 4050313将力敏电桥分 组分布在硅杯弹性膜的边缘,这种方案的优点是输 出大,并在零压力情况下,根据电桥的各个电阻阻 值和绝缘电阻的二个参数,选取绝缘电阻为最大、 电阻数值相差为最小的四组力敏电阻中优选一组好 的,缺点是硅杯大。还有一种如JP-A-56133877 将力敏电阻分布在截面为E型的硅杯薄膜上,这种 方案的优点是线性度好,缺点是加工工艺复杂。腔体 是流体传感器另一个组成部分,为保护力敏元件不 受环境与被测流体的沾污,通常是将半导体力敏元 件密封于硅油中,一般用不锈钢膜片作为感压膜片, 此膜片和端盖形成一个外腔室。当流体进入外腔室 时,其压力由感压膜片通过硅油传给半导体力敏元 件。通常弹性膜片焊接在一个膜片支承架上,再通 过密封圈与端盖形成一个外腔室,如US 4135408 就是采用这种结构。力敏元件的安装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直接固定在底座上,如US 4050313。这种安 装方式的缺点是当腔体受干扰外力作用时,力敏元 件也会受到干扰。另一种是将弹性元件固定在隔离 膜片上,如US 4135408的结构,虽然这种安装方 式可以防止来自外界干扰通过腔体干扰力敏元件, 但是结构复杂,对小型流体传感器就显得不适用了。 针对以上版图图案、外腔室构成、力敏元件安装存 在的问题,同时又结合小型流体传感器体积小的特 点,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一是采用如附图一所示的版 图图案。在整体硅杯的硅膜上扩散八个力敏电阻, 即附图一中(1)、(2)、(3)、(4)、(5)、(6)、 (7)、(8)。其中力敏电阻(1)、(4)、(5)、(8) 分布在径向0.8~0.98r之间(r为硅杯半径)。力 敏电阻(2)、(3)、(6)、(7)分布在切向0.5~0.6r 之间。以上八个力敏电阻均分布在单晶硅(001)晶面 <110>晶上。(1)、(2)、(3)、(4)为一组, (3)、(4)、(5)、(6)为一组,(5)、(6)、 (7)、(8)为一组,(1)、(2)、(7)、(8)为一 组,形成惠斯登桥。二是采用如附图二所示的外腔 室结构。图中1为端盖,2为紧固螺帽,3为流体 接口,4、6、9、10、为直径不同的“O”型密 封圈,5为不锈钢膜片,7为主体,8为力敏元件, 11为压板。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一是在版图 图案设计上,巧妙利用四个力敏电阻正负应力差, 从而提高了电桥输出灵敏度,有利于减小硅杯尺寸。 仅用八个力敏电阻,可组成四组电桥,有利于提高 成品率。由于八个力敏电阻分散分布,有利于散热 和减少局部过热,也有利于减小温度漂移。二是将 不锈钢膜片5直接焊在端盖1上减少密封环节,密 封效果好,同时节省材料,减少体积。旋下紧固螺 帽2,取下流体接口3,可直接观察膜片5,同时 也便于清除膜片上的沉积物,保证测量精度。三是 力敏元件与主体的安装方式是将附图二中力敏元件 8放置在“O”型密封圈9上,压板11通过“O” 型密封圈10压紧力敏元件8和主体7形成弹性连接。 由于采用弹性连接,有利于排除作用到力敏元件8 上的外界干扰力。
发明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施例。采用5×5×1mm 的方形硅片,中间形成φ3.2mm的圆形硅杯,八个力 敏电阻集成在(001)晶面<110>晶向上。力敏电阻 分布同附图一,所制得的力敏元件密封于如附图二 所示的腔体结构中。达到的指标为:量程0~0.1kg/cm2、 0~0.25kg/cm2、0~0.5kg/cm2、0~1kg/cm2, 精度优于0.3%F S。当电桥供电电压为6伏时,满 量程输出大于50mv,零点温度漂移系数,灵敏度温 度漂移系数优于0.05%/CF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学院,未经大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2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热管电冰箱
- 下一篇:有源抗噪声耳罩及受话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