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煮锅有效
申请号: | 202320793488.2 | 申请日: | 202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53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莲;马旭升;苏菊玲;孔言;董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23P30/00 | 分类号: | A23P30/00;A23L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智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5 | 代理人: | 蒋国庆 |
地址: | 744699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煮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煮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升组件,所述套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的内部嵌设有电热网,所述加热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锅体,所述锅体的顶面螺纹连接有锅盖,所述锅盖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组件。该食用菌煮锅,通过搅拌组件的设置,将水源和食用菌投放入过滤网内,连通电热网电源,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电热网的发热温度,对锅体进行加热,连通外部电源使得伺服电机通电后,带动传动杆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杆转动,将食用菌和水源充分接触,使得食用菌受热均匀,提升了蒸煮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煮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煮锅。
背景技术
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目前,食用菌煮熟工艺,一般是采用不锈钢煮锅进行煮熟。
但是,现有的食用菌煮锅,具有以下的缺点:一般较为简单,只具有煮熟功能,食用菌在煮熟后,需要人工将食用菌从锅内打捞出来,操作较为不便,也容易烫伤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煮锅,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食用菌在煮熟后,需要人工将食用菌从锅内打捞出来,操作较为不便,也容易烫伤人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食用菌煮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升组件,所述套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的内部嵌设有电热网,所述加热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锅体,所述锅体的顶面螺纹连接有锅盖,所述锅盖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组件。
可选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固定于套杆内部的液压杆本体,所述液压杆本体的顶部贯穿锅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可选的,所述电热网电性连接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加热层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加热层和电热网表面的中部均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液压杆本体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于电机箱内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花键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部贯穿锅盖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可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四周呈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有四组万向轮,四组所述万向轮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刹车片。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煮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食用菌煮锅,通过搅拌组件的设置,将水源和食用菌投放入过滤网内,连通电热网电源,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电热网的发热温度,对锅体进行加热,连通外部电源使得伺服电机通电后,带动传动杆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杆转动,将食用菌和水源充分接触,使得食用菌受热均匀,提升了蒸煮效果。
2、该食用菌煮锅,通过顶升组件的设置,蒸煮完成后,打开锅盖,进而打开液压杆本体,带动过滤网上升,将食用菌与热水分离,从而达到了方便人员将食用菌取出的效果,无需人员手动打捞食用菌,便于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锅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搅拌组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7934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储能电池
- 下一篇:一种漏斗立体干雾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