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涡激共振原理的减阻抑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592423.1 | 申请日: | 2023-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29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祥翔;马文勇;马瑞婧;唐子祁;范佳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5D1/10 | 分类号: | F15D1/10;F16F15/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知住优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1 | 代理人: | 王丽巧 |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共振 原理 阻抑 装置 | ||
1.一种基于涡激共振原理的减阻抑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绕圆柱状结构体转动的减阻抑振环,所述减阻抑振环为开口向外的弧形板,所述减阻抑振环的开口位于背对气流来流方向的背风面;所述减阻抑振环的中心线与结构体的中心轴线平行或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激共振原理的减阻抑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阻抑振环与套环相连,所述套环能够套装于结构体的外圆上,所述减阻抑振环的轴向长度大于套环的轴向长度;所述套环通过转动组件与结构体转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涡激共振原理的减阻抑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环与减阻抑振环的外圆相切,所述套环与减阻抑振环的中心连线垂直于减阻抑振环的开口所在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涡激共振原理的减阻抑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阻抑振环的中心角为1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涡激共振原理的减阻抑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阻抑振环的外径为0.5D,D为结构体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激共振原理的减阻抑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阻抑振环靠近结构体的一面为第一弧面、远离结构体的一面为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的圆心与所述第一弧面的圆心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涡激共振原理的减阻抑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阻抑振环与套环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涡激共振原理的减阻抑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组件为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装固定在结构体上,所述套环与轴承的外圈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激共振原理的减阻抑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体的高度为H,所述减阻抑振环的安装高度为0.6H。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涡激共振原理的减阻抑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阻抑振环及转动组件为若干个,且沿结构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5924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式边坡排水孔钻孔作业平台
- 下一篇:一种钢管矫直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