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焙烧机用热风供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441660.8 | 申请日: | 2023-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94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锋;闻余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仁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7/02 | 分类号: | F27D7/02;F27D19/00;F27D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叶鑫 |
地址: | 2156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焙烧 热风 供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焙烧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温焙烧机用热风供给装置,包括热风管,所述热风管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燃烧室,所述热风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中转箱,所述热风管与中转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换热环能对导热环进行导热,提高了对热风管的导热效果,在煤粉燃烧时,能通过电磁阀打开进气管,从而能对环形腔板输送空气,之后能通过环形腔板内壁上的多个助燃柱喷出空气,从而能对燃烧室内部进行助燃,从而能提高加热效率,热风能输送到中转箱中,然后通过两个气泵对输气管进行输送热风,通过调节气泵的供气速率,从而能实现对输气管中气体温度进行调节控制,来满足焙烧机的相应工段工艺温度的要求,从而能增加热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焙烧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温焙烧机用热风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焙烧机工艺是受带式烧结机工艺启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成熟的球团生产工艺,其整个工艺过程(干燥、预热、焙烧、冷却)都在一个设备上完成,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布置紧凑、所需设备吨位轻等特点,为工厂缩小占地面积、减少工程量、实现焙烧气体的循环利用以及降低热耗和电耗创造了条件。
现有的带式焙烧机中的热风供给大都是采用煤油和重油做染料,将加热的空气直接供给设备,从而导致设备运行成本较高,因此,需要一种加热效率和热利用率高的热风供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温焙烧机用热风供给装置,通过燃烧室的外壁上能通过进料管通入煤粉,通过煤粉的燃烧能对燃烧室的内部进行加热处理,从而能对多个换热环进行加热处理,由于多个换热环上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通,相邻换热环的内部均填充有换热介质,其介质可以为水,从而能使水在多个换热环内部进行流通,以此能通过换热环能对导热环进行导热,提高了对热风管的导热效果,在煤粉燃烧时,能通过电磁阀打开进气管,从而能对环形腔板输送空气,之后能通过环形腔板内壁上的多个助燃柱喷出空气,从而能对燃烧室内部进行助燃,从而能提高加热效率,热风能输送到中转箱中,然后通过两个气泵对输气管进行输送热风,通过调节气泵的供气速率,从而能实现对输气管中气体温度进行调节控制,来满足焙烧机的相应工段工艺温度的要求,从而能增加热利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高温焙烧机用热风供给装置,包括热风管,所述热风管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导热环,所述导热环的外壁上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与燃烧室内壁相固定连接的连接臂,所述导热环的外壁上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换热环,所述热风管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腔板,所述环形腔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环形腔板的内壁上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助燃柱,通过换热环能对热风管进行快速换热,通过多个助燃柱能对燃烧室内部进行助燃,从而能提高燃烧室中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在于,所述燃烧室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进料管,所述燃烧室的底部出口处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排料壳,相邻两个所述排料壳相固定连接,所述排料壳的内壁上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板,所述排料壳的底部设置有与燃烧室底端相固定连接的出料板,所述出料板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排出孔,通过排料壳能便于对煤灰进行排出,且通过挡板能防止煤灰重新进入到燃烧室中。
进一步在于,所述热风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中转箱,所述热风管与中转箱相连通,所述中转箱的外壁上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与其相连通的连通管,两个所述连通管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气泵。
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输气管,两个所述连通管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于连通管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从而能监测连通管中的气体温度。
进一步在于,多个所述换热环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多个所述换热环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换热环相连通,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能使多个换热环内部有导热介质流动,从而便于对热风管进行导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仁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仁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4416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机用桨叶组装工装
- 下一篇:一种镍氢电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