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工作灯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80915.4 | 申请日: | 202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50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谢长鑫;邓蚁;黄生阳;何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三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3/14 | 分类号: | F21S43/14;F21S41/141;F21S43/30;F21S41/30;F21V7/00;F21V17/00;F21V19/00;F21Y115/10;F21W102/00;F21W103/1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左恒峰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朗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车用工作灯。车用工作灯包括灯壳、工作灯组件、反光杯和位置灯组件;工作灯组件,固定于灯壳内部,工作灯组件的出光光轴与灯壳的出光面相垂直;反光杯,层叠设置于工作灯组件的发光侧,反光杯的光学区域与工作灯组件的发光侧对准,以形成直反射出光;位置灯组件,设置于反光杯的非光学区域并向灯壳的出光面出光,位置灯组件与工作灯组件间隔层叠,位置灯组件的出光光轴与灯壳的出光面相垂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不过度提升车用工作灯的体积基础上增设位置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用工作灯。
背景技术
在越野车辆照明应用中,除了车辆配置的照明系统之外,还通常会在车辆上安装额外的照明灯具,以向车辆前方投射光线,增加驾驶员的视野。
为提高野外行车照明效果,现有技术采用在车辆配置额外的车用工作灯作为额外的照明光源,通常是在车头加装车用工作灯,以形成对前方路况的有效照明。但现有技术中的车用工作灯的照明效果单一,为解决该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将车用工作灯结合在条灯灯具中进行使用。然而,现有技术结合两种灯体时仅实现了将两种照明效果结合,结合后的灯体体积随之增大,因而会超出车辆和设备的可用空间。因此,如何在不过度提升灯体体积的基础上结合两种照明效果成为越野车辆照明中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工作灯,旨在不过度提升车用工作灯的体积基础上增设位置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工作灯,包括:
灯壳;
工作灯组件,固定于灯壳内部,工作灯组件的出光光轴与灯壳的出光面相垂直;
反光杯,层叠设置于工作灯组件的发光侧,反光杯的光学区域与工作灯组件的发光侧对准,以形成直反射出光;
位置灯组件,设置于反光杯的非光学区域并向灯壳的出光面出光,位置灯组件与工作灯组件间隔层叠,位置灯组件的出光光轴与灯壳的出光面相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壳包括装配壳、面罩和框件;
装配壳自其开口侧向内凹陷以形成装配腔;
面罩与装配壳的开口侧连接,作为灯壳的出光面,包括第一出光区域和第二出光区域;第一出光区域覆盖工作灯组件的出光范围,第二出光区域覆盖位置灯组件的出光范围,第二出光区域设有纹路;
框件与装配壳固定连接,以通过面罩遮蔽装配壳的开口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壳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设置于面罩和装配壳的开口侧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壳开设有过线孔,工作灯组件和位置灯组件的导线通过过线孔引出至装配壳的外部,过线孔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线的出线套。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灯组件包括第一光源板和工作光源;
第一光源板,固定于灯壳内部,与位置灯组件间隔层叠;
工作光源,设置于第一光源板上且与反光杯的光学区域的入射孔相互对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置灯组件包括透镜、第二光源板和若干组位置光源;
透镜,嵌置于反光杯的非光学区域;
第二光源板,固定于反光杯,与透镜间隔层叠;
位置光源,排列于第二光源板的靠近透镜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相邻的位置光源之间的间距与位置光源到透镜之间的间距之比不大于1:1。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置灯组件围绕于反光杯的光学区域外围或者是设置于反光杯的光学区域外围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三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三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80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