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速系统操纵杆限位结构、调速系统以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48528.5 | 申请日: | 202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97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惠;刘志刚;冯霜;刘洋;吴佳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04 | 分类号: | F02D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欣然 |
地址: | 402284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速 系统 操纵杆 限位 结构 以及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速系统操纵杆限位结构、调速系统以及发动机,调速系统操纵杆限位结构包括止挡块,两个止挡块的第一端分别从支架座的两侧固定于操纵杆,两个止挡块紧贴支架座设置,两个止挡块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止挡杆,操纵杆转动至100%负荷油位时,止挡杆与支架座接触配合;上述调速系统操纵杆限位结构可实现对操纵杆在轴向及100%负荷油位的双重限位,且无需在操纵杆上开设需要较高精度的结构,便于加工及安装,同时上述调速系统操纵杆限位结构之间设置在支架座与操纵杆之间,无需借助其他结构,如调速器的法兰座等进行设置,从而可通过在止挡块上设置铅封,而避免用户通过拆卸其他部件避开铅封对止挡块进行私自拆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速系统操纵杆限位结构、调速系统以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柴油机的不同转速是通过改变每一次循环的喷油量获得的。在一定外界符合条件下,供给柴油机一定燃油量,使柴油机发出的功率与外界负荷相平衡,柴油机就在某一转速下稳定运行。由于柴油机的外界负荷是经常变动的,欲使柴油机的功率与新的外界负荷相适应,就应及时改变喷油量。为了使柴油机在选定的转速下稳定运行,必须装有专门的调速系统,通过调速装置自动的改变柴油机喷油泵的喷油量,以适应外界负荷的变化。
调速系统一般包括调速器以及操纵杆,操纵杆的一端与调速器的输出端通过摇臂块连接,操纵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架座上,在工作时通过操纵杆在0负荷油位与100%负荷油位之间的转动调节柴油机喷油泵的喷油量,因此就涉及到对操纵杆的100%负荷油位的限位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操纵杆2上固定连接有摇臂块3,调速器4的法兰座5上设置限位螺钉,当摇臂块3随操纵杆2转动至100%负荷油位时,摇臂块3与限位螺钉7接触配合以实现对操纵杆2的限位,但是这种限位结构仅在限位螺钉7处设置铅封以避免用户私自拆装,但是用户可以通过直接拆卸法兰座5,不动铅封的方式进行拆装,该处限位结构的铅封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操纵杆2的轴向设置限位结构,以避免操纵杆2的轴向窜动,现有的轴向限位结构采用在操纵杆2上加工两道环槽,两道环槽之间的间距和支架座1用于连接操纵杆2的部位的尺寸相同,在环槽内设置轴用弹性挡圈6,利用两个轴用弹性挡圈6与支架座1用于连接操纵杆2的部位的两个端面配合,达到限制操纵杆2左右窜动的目的,这种轴向限位结构需要精确计算在操纵杆2上的加工位置,不便于操作以及安装,且容易由于加工精度问题造成轴向限位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速系统操纵杆限位结构,以使其能够实现对操纵杆的100%负荷油位的限位以及轴向限位,便于加工以及安装,避免用户私自拆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调速系统操纵杆限位结构的调速系统以及发动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速系统操纵杆限位结构,用于设置于操纵杆与支架座之间,所述操纵杆穿过的所述支架座的装配孔与所述支架座可转动配合,以使所述操纵杆可在0负荷油位与100%负荷油位之间转动,所述调速系统操纵杆限位结构包括:
止挡块,两个所述止挡块的第一端分别从所述支架座的两侧固定于所述操纵杆,且两个所述止挡块紧贴所述支架座设置,两个所述止挡块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止挡杆,所述操纵杆转动至100%负荷油位时,所述止挡杆与所述支架座接触配合。
可选地,所述止挡块通过螺纹锁紧件固定于所述操纵杆,所述止挡块的第一端设置与所述操纵杆配合的安装孔,所述止挡块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收缩缝,所述止挡块的第一端设置穿过所述收缩缝的锁紧孔,所述螺纹锁紧件穿过所述锁紧孔将所述止挡块的第一端在所述收缩缝两侧的部分锁紧,以使所述止挡块的第一端将所述操纵杆抱紧固定。
可选地,所述螺纹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栓以及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所述锁紧孔与所述锁紧螺母配合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485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大孔聚氨酯泡沫敷料
- 下一篇:一种石灰成品入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