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堵头密封圈装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21625.5 | 申请日: | 2023-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53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桂礼飞;徐明欣;陆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众奥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19/027;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天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28 | 代理人: | 孙长炉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堵头 密封圈 装配 机构 | ||
本申请属于变速箱控制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堵头密封圈装配机构,包括底部支架,底部支架上固定有圆振整列机和直振整列机,直振整列机顶部固定有直振轨道,直振轨道的进料端与圆振整列机的出料口连接;底部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将直振轨道内的O型圈逐个分开的预处理组件,底部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将O型圈撑开并移动至组装工位处的加工机构及用于将撑开的O型圈安装至变速箱控制阀堵头上的剥离组件。本申请中的多堵头密封圈装配机构配置有多组组装工位,提高了变速箱控制阀堵头上O型圈的组装效率,降低了错装、漏装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控制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堵头密封圈装配机构。
背景技术
变速箱控制阀的作用是用来进行高低挡转换的,当车速达到某一挡位车速时,液压油推动阀体自动将挡位变换到本挡位上,变速箱能够根据发动机负荷和车速等情况自动改变传动比,使汽车获得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并减少发动机排放污染,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变速箱控制阀体机械阀体设有多个堵头,其中有4个堵头需要装配对应的密封圈。装配变速箱控制阀体机械阀体的O型圈通常采用如下方案:手工对4个堵头装配密封O型圈,该方案的优点是可以低成本实现,该方案的缺点是人工装配密封圈效率低,不能匹配设备自动装配节拍,人工装配容易出现错装、漏装,这会导致产品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堵头密封圈装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多堵头密封圈装配机构,包括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上固定有圆振整列机和直振整列机,所述直振整列机顶部固定有直振轨道,所述直振轨道的进料端与圆振整列机的出料口连接;
所述底部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将直振轨道内的O型圈逐个分开的预处理组件,所述底部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将O型圈撑开并移动至组装工位处的加工机构以及用于将撑开的O型圈安装至变速箱控制阀堵头上的剥离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O型圈批量放置进圆振整列机内,圆振整列机振动并将O型圈从圆振整列机的出料口振动至直振轨道,直振轨道的宽度与O型圈的宽度匹配,直振轨道振动后,使得O型圈移动至预处理组件处,预处理组件将O型圈逐个分开,加工机构将O型圈撑开并移动至组装工位处,剥离组件将撑开的O型圈安装至变速箱控制阀堵头上,多堵头密封圈装配机构配置有多组组装工位,提高了变速箱控制阀堵头上O型圈的组装效率,降低了错装、漏装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预处理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固定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上端固定的第一L形板、固定于第一L形板上的定位杆、固定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二气缸、与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上端固定的第二L形板以及固定于第二L形板上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有多个并呈圆弧形排列,所述第一支架顶部开设有供定位杆穿过的第一通孔以及供限位杆穿过的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运行,第二气缸工作后,第二气缸的输出轴带动第二L形板向上运动,以此使得多个限位杆均向上运动并将远离圆振整列机的第一个O型圈阻挡,第一气缸工作后,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带动第一L形板向上运动,以此使得定位杆穿过第二个O型圈,此时,PLC控制系统控制加工机构将第一个O型圈撑开并移动至组装工位处,剥离组件将撑开的O型圈安装至变速箱控制阀堵头上,完成O型圈的组装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活动架,所述加工机构包括撑开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撑开组件包括贯穿设置于活动架的架体上并固定的安装座以及与安装座底部固定的连接柱,所述安装座侧壁均匀开设有六个安装槽,所述连接柱设有六个并关于安装座的轴线均匀分布,相邻所述连接柱之间的空隙与安装槽一一对应且宽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众奥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众奥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21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通过式吹烫作业线
- 下一篇:一种用于重型管状物件转运的自动推进属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