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堵头密封圈装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21625.5 | 申请日: | 2023-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53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桂礼飞;徐明欣;陆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众奥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19/027;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天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28 | 代理人: | 孙长炉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堵头 密封圈 装配 机构 | ||
1.多堵头密封圈装配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底部支架(1),所述底部支架(1)上固定有圆振整列机(11)和直振整列机(12),所述直振整列机(12)顶部固定有直振轨道(121),所述直振轨道(121)的进料端与圆振整列机(11)的出料口连接;
所述底部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将直振轨道(121)内的O型圈(5)逐个分开的预处理组件(2),所述底部支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将O型圈(5)撑开并移动至组装工位处的加工机构(3)以及用于将撑开的O型圈(5)安装至变速箱控制阀堵头上的剥离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堵头密封圈装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预处理组件(2)包括第一支架(21)、固定于第一支架(21)上的第一气缸(22)、与第一气缸(22)的输出轴上端固定的第一L形板(23)、固定于第一L形板(23)上的定位杆(24)、固定于第一支架(21)上的第二气缸(25)、与第二气缸(25)的输出轴上端固定的第二L形板(26)以及固定于第二L形板(26)上的限位杆(27),所述限位杆(27)设有多个并呈圆弧形排列,所述第一支架(21)顶部开设有供定位杆(24)穿过的第一通孔(211)以及供限位杆(27)穿过的第二通孔(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堵头密封圈装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底部支架(1)上设置有第二支架(13),所述第二支架(13)上设置有活动架(131),所述加工机构(3)包括撑开组件(31)和移动组件(32),所述撑开组件(31)包括贯穿设置于活动架(131)的架体上并固定的安装座(311)以及与安装座(311)底部固定的连接柱(312),所述安装座(311)侧壁均匀开设有六个安装槽(3111),所述连接柱(312)设有六个并关于安装座(311)的轴线均匀分布,相邻所述连接柱(312)之间的空隙与安装槽(3111)一一对应且宽度相等;
所述撑开组件(31)还包括与相邻的连接柱(312)侧壁转动连接的撑杆(313)、固定于活动架(131)上的第三气缸(314)以及与第三气缸(314)的输出轴下端固定的顶杆(315),所述撑杆(313)的宽度自中部向上、下两侧递减,所述撑杆(313)中部设置有与顶杆(315)底部配合的圆弧抵接面(3131),所述撑杆(313)远离安装座(311)轴线的一侧开设有与O型圈(5)配合的弧形凹槽(3132),所述撑杆(313)设有多组,每组所述撑杆(313)设有六个并呈圆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堵头密封圈装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移动组件(32)包括固定于第二支架(13)上的第四气缸(321)、与第二支架(13)顶部固定的滑轨(322)、与第四气缸(321)的输出轴固定并与滑轨(322)滑移连接的移动架(323)以及固定于移动架(323)上的第五气缸(324),所述第五气缸(324)的输出轴与活动架(131)顶部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堵头密封圈装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剥离组件(4)包括设置于底部支架(1)上的第三支架(41)、设置于第三支架(41)上的升降板(42)、固定于第三支架(41)上并用于控制升降板(42)升降的第六气缸(43)以及贯穿设置于升降板(42)上并与升降板(42)滑移连接的安装衬套(44),所述安装衬套(44)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所述安装衬套(44)外径与被撑开后的O型圈(5)内径相等,所述安装衬套(44)设有多组,每组所述安装衬套(44)设有六个并呈圆形分布,且每组所述安装衬套(44)对应一组撑杆(313),所述安装衬套(44)与撑杆(313)错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堵头密封圈装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通孔(212)的横截面呈扇形,所述第二通孔(212)的宽度大于撑杆(313)的活动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堵头密封圈装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直振轨道(121)顶部设置有挡料顶板(1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众奥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众奥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216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通过式吹烫作业线
- 下一篇:一种用于重型管状物件转运的自动推进属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