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猪牛粪污全量施肥机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02327.1 | 申请日: | 2023-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88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兰;马强;强者;张军;孙彩霞;解宏图;何红波;王永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3/02 | 分类号: | A01C3/02;A01C3/06;A61L9/20;A61L9/16;C05F3/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汪海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牛粪 污全量 施肥 | ||
1.一种猪牛粪污全量施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施肥车(1),且所述施肥车(1)上设有倾斜的搅拌罐(2),所述施肥车(1)后端设有施肥机构(7),所述搅拌罐(2)内设有搅拌架(306)和曝气管(8),所述搅拌架(306)上设有转动套筒(307),且所述转动套筒(307)通过设于搅拌罐(2)外部的旋转驱动机构(3)驱动旋转,所述施肥车(1)上设有进气机构(802),且所述进气机构(802)通过输气管(801)与所述曝气管(8)相连,并且所述输气管(801)穿过所述转动套筒(307),所述搅拌罐(2)上侧设有入液管(201)、入料管(202)和抽真空管(203),所述搅拌罐(2)的低端设有出料管(205)与所述施肥机构(7)连通,另外所述搅拌罐(2)下侧设有集液箱(5),且所述搅拌罐(2)的低端设有出液管(204)与所述集液箱(5)连通,所述入液管(201)、入料管(202)、抽真空管(203)、出液管(204)和出料管(205)上均设有控制管路通断的通断控制阀,另外所述入料管(202)上设有粉末流量计,所述入液管(201)上设有液体流量计,与所述抽真空管(203)连接的抽真空装置设于所述施肥车(1)车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牛粪污全量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3)包括搅拌电机(301)、主动链轮、传动链条(302)、从动链轮(303)、主动齿轮(304)和从动齿轮(305),其中搅拌电机(301)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链轮,搅拌罐(2)高端外侧设有从动链轮(303)、主动齿轮(304)和从动齿轮(305),所述从动链轮(303)与主动齿轮(304)同轴设置,且所述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302)与所述从动链轮(303)相连,所述主动齿轮(304)与所述从动齿轮(305)啮合,所述从动齿轮(305)固定套装于所述转动套筒(30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牛粪污全量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架(306)包括两侧的侧杆和连接两侧侧杆头端的连接杆,其中所述连接杆中部设有套环(3061)固定套装于所述转动套筒(307)上,而两个侧杆分别设于所述曝气管(8)两侧,所述侧杆上均设有搅拌桨叶(30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牛粪污全量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802)包括壳体(8021),且所述壳体(8021)一端设有风扇(8022),另一端与所述输气管(801)相连,所述壳体(8021)上侧设有进气口,且输入的空气经所述风扇(8022)吹入所述输气管(801)中,所述壳体(8021)内部设有紫外灯(8023)和电热板(8024),另外所述输气管(801)与进气机构(802)相连一端设有气体流量控制阀(80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牛粪污全量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机构(7)包括机架(704),且所述机架(704)上端设有送料螺旋绞龙输送机(701)、下端设有出料螺旋绞龙输送机(703),所述出料管(205)与所述送料螺旋绞龙输送机(701)连通,所述机架(704)一端设有进料斗(702),且所述送料螺旋绞龙输送机(701)的输出端设于所述进料斗(702)上侧,所述出料螺旋绞龙输送机(703)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料斗(702)连通,所述出料螺旋绞龙输送机(703)下侧均布有施肥出料管(7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猪牛粪污全量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704)包括托架(7041)和设于所述托架(7041)两侧的立架(7042),所述送料螺旋绞龙输送机(701)两端分别安装于对应侧的立架(7042)上,且用于驱动送料螺旋绞龙输送机(701)的送料电机(7011)安装于任一侧立架(7042)上,所述出料螺旋绞龙输送机(703)置于所述托架(7041)中,并且所述出料螺旋绞龙输送机(703)两端安装于所述托架(7041)对应侧的侧梁上,用于驱动所述出料螺旋绞龙输送机(703)的出料电机(7031)安装于所述托架(7041)任一侧的侧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023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气凝胶复合保温结构
- 下一篇:一种散热型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