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模具冷却水道性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85405.1 | 申请日: | 2023-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69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水明;谭太鹏;金敬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王乾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零部件 模具 冷却 水道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模具冷却水道性能检测装置,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的领域,其包括水箱,水箱为顶部开口的箱体;所述水箱上设置有抽水机构,抽水机构包括循环泵,循环泵一侧固设有抽水管,抽水管的端部延伸至水箱内,循环泵的另一侧依次固设有连接管和模具进水管,模具进水管端部与模具进水口连接;所述水箱上设置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架架设在水箱顶部,支撑架顶部设置有若干出水管连接位,出水管连接位上插接有多根模具出水管。本申请具有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模具的检测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模具冷却水道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制造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压铸工艺大批量生产汽车零部件。压铸工艺中所用的模具上通常设置有多条水路,以实现模具的降温,从而保证工件成型过程中快速降温,避免温差。针对工件厚度较大的部位设置直径较大的水路,增大冷却水的流量,提升降温速度,保证其与其他部位的降温速度一致,从而避免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应力,而影响模具的合格率。
由于模具上的水路设置能够直接影响到模具的生产质量,所以在模具正式上线投产之前,需要对模具上的水路进行试验,确认水路是否漏水,何处漏水,然后进行修补。一般,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模具冷却水道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水箱,水箱上的出水管端部与模具进水口连接,以为模具供水,模具的出水管端部与水箱连通。使用时,由出水管将水箱内的水运送至模具上的水路内,再通过出水管,将模具内的水输送回水箱内。在水循环的过程中,观察模具是否漏水。由于部分汽车零部件体积大、结构复杂,因此铸造此部分汽车零部件时所需要的模具也体积庞大且结构复杂,相应的模具上开设的水路也多。为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每一条水道的情况,通常会将多个水道分组进行检测。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将多个水道分组进行检测,虽然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但是要对模具进行多次检测,浪费时间,大大降低了模具检测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在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模具的检测效率,本申请提供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模具冷却水道性能检测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模具冷却水道性能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模具冷却水道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水箱,水箱为顶部开口的箱体;所述水箱上设置有抽水机构,抽水机构包括循环泵,循环泵一侧固设有抽水管,抽水管的端部延伸至水箱内,循环泵的另一侧依次固设有连接管和模具进水管,模具进水管端部与模具进水口连接;所述水箱上设置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架架设在水箱顶部,支撑架顶部设置有若干出水管连接位,出水管连接位上插接有多根模具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时,打开循环泵,水箱内的水依次经过抽水管、连接管以及模具进水管运送至模具水道中,之后依次通过模具出水管、出水管连接位流回至水箱内。通过观察每个接有模具出水管的出水管连接位是否有顺利出水,来判断模具是否有堵塞现象,如果存在有未出水的,说明模具有堵塞现象。由于支撑架架设在水箱顶部,所以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每个出水管连接位的出水情况,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快速检测到每一路水道的情况。从而在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模具的检测效率。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四根支撑杆,支撑杆竖向设置,支撑杆的底部与水箱顶部固定连接,四根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块检测板,出水管连接位设置在检测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竖向设置,以使水管连接位距离水箱有一定的距离,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每个水管连接位处的水流情况。
可选的,所述水箱内滑移连接有过滤板,过滤板竖向设置且设置在检测机构与抽水机构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水中的杂质,并使杂质留在水箱中靠近检测机构的一侧,以避免杂质堵塞循环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854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