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棘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63368.4 | 申请日: | 202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27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锦立得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3/00 | 分类号: | F16D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孔辉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棘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双向棘轮结构,包括防护框、固定框和固定板,所述防护框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端外侧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内端外侧螺旋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内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螺杆、升降块和弹簧,利用对螺杆的转动使伸缩杆能够带动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上下移动,进而能够使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能够交替对棘轮主体进行限位,或通过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同时对棘轮主体进行双向限位,并能够通过对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与棘轮主体的同时分离时棘轮主体能够不受限制转动,进而便于对双向棘轮进行转向调节和制动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向棘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双向棘轮的应用愈加广泛,棘轮结构包括摩擦棘轮机构和齿式棘轮机构,其中齿式棘轮机构中包括单向棘轮机构和双向棘轮机构,双向棘轮机构的齿形一般为矩形,通过可变向的棘爪实现对双向棘轮的双向控制或制动控制。一般棘轮机构不宜用于高速或运动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棘轮机构在生产中可满足送料、制动、超越和转位分度等要求。
现有技术中,对于双向棘轮结构在使用时虽然能够进行转向调节,但仅仅通过单个棘爪进行双向控制操作复杂,并影响棘爪对棘轮的限位稳定性;且在送料设备中采用双向棘轮时难以控制送料方向,并难以根据送料方向进行快速方向切换,影响双向棘轮机构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棘轮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向棘轮结构,包括防护框、固定框和固定板,所述防护框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端外侧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内端外侧螺旋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内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位于下端的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棘爪,所述第一棘爪与固定框之间滑动连接,位于上端的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棘爪,所述第二棘爪与固定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防护框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棘轮主体,所述棘轮主体分别于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之间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棘轮主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锥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的右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后端啮合连接有从动齿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外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螺杆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外覆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防护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从动锥齿轮之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棘爪与第二棘爪的抓齿呈相反反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升降块、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的横截面均呈矩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升降块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螺杆、升降块和弹簧,利用对螺杆的转动使升降块能够上下移动,从而使伸缩杆能够带动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上下移动,进而能够使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能够交替对棘轮主体进行限位,或通过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同时对棘轮主体进行双向限位,并能够通过对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与棘轮主体的同时分离时棘轮主体能够不受限制转动,进而便于对双向棘轮进行转向调节和制动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传动锥齿轮、传动齿轮和从动齿板,利用对棘轮主体的驱动时传动锥齿轮能够转动,从而使从动锥齿轮能够带动传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使从动齿板能够上下移动,进而使此双向棘轮结构能够控制送料设备进行双向推送,提升双向棘轮机构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锦立得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锦立得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633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回风口过滤机构
- 下一篇:一种液涨芯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