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幕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59254.2 | 申请日: | 2023-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00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英;樊伟伟;唐文剑;陈鹏;肖玉华;李军军;付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浚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1/76;E04B1/82;E04B1/94;E04B1/66;E04B1/38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胡山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望城镇祥***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幕墙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幕墙结构,包括墙体和幕墙主体,墙体上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固定螺栓,安装架通过固定螺栓与墙体连接,安装架上设有安装块,安装块上设有滑动槽,幕墙主体一侧设置有与滑动槽配合的滑动块,幕墙主体与安装架之间设有吸附装置,幕墙主体包括对接板和对接套筒,对接板和对接套筒之间设有隔音层、防火层和保温层,对接板和对接套筒之间设有限位装置,通过设置安装块、滑动块和滑动槽,便于将幕墙主体安装在安装架上,通过设置隔音层、防火层和保温层,提高幕墙主体的隔音性能、防火性能和保温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幕墙结构。
背景技术
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围护,不承受主体结构荷载,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在通过滑动块和滑动槽进行幕墙的安装时,限制效果不理想,极易出现幕墙板偏移的情况,现有的幕墙结构没有拼接结构,组成大的幕墙需要集成化安装,安装复杂,无法直接装配,现阶段在幕墙施工中,需要单独制作幕墙及其保温层、防火层等,无法进行一体化生产制造,大大消耗了人工和材料,一些特殊墙体还需要单独铺设隔音层,施工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幕墙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幕墙结构,包括墙体和幕墙主体,所述墙体上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安装架通过固定螺栓与墙体连接,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有滑动槽,所述幕墙主体一侧设置有与滑动槽配合的滑动块,所述幕墙主体与安装架之间设有吸附装置,所述幕墙主体包括对接板和对接套筒,所述对接板和对接套筒之间设有隔音层、防火层和保温层,所述对接板和对接套筒之间设有限位装置,通过设置安装块、滑动块和滑动槽,便于将幕墙主体安装在安装架上,通过设置隔音层、防火层和保温层,提高幕墙主体的隔音性能、防火性能和保温性能。
优选的是,所述吸附装置包括收纳箱,所述收纳箱固定设置在安装架一侧,所述收纳箱的内侧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吸盘,所述气囊一侧设有连通软管,所述连通软管上设有单向阀,通过设置收纳箱容纳气囊,通过设置单向阀将气囊内的气体抽出,进而使吸盘与幕墙主体固定连接,提高安装架与幕墙主体的连接密封性。
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插入块,所述插入块设置在对接套筒上,所述对接板上设置有与插入块配合的插入槽,通过设置插入块和插入槽,对对接板和对接套筒进行拼接。
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插入块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杆之间设有限位弹簧,所述插入槽上设置有与限位杆配合的限位孔,通过设置限位槽、限位弹簧、限位杆和限位孔,在插入块和插入槽进行拼接时,对插入块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固定对接板和对接套筒。
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限位杆的一侧设有倾斜面,通过设置倾斜面,便于将限位杆插入到限位孔中。
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幕墙主体的一侧设有铰接环,所述铰接环设置有多个,所述铰接环之间设有铰接螺栓,相邻两个所述铰接环之间通过铰接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连接,通过设置铰接环和铰接螺栓,便于调整幕墙主体与幕墙主体之间的连接角度,提高幕墙主体的整体性。
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幕墙主体与幕墙主体之间设有保温密封条,通过设置保温密封条,提高幕墙主体与幕墙主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幕墙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安装块、滑动块和滑动槽,便于将幕墙主体安装在安装架上,通过设置收纳箱容纳气囊,通过设置单向阀将气囊内的气体抽出,进而使吸盘与幕墙主体固定连接,提高安装架与幕墙主体的连接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浚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浚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59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