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高压强动力大流量液压动力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58028.2 | 申请日: | 202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87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崔道虎;郭晓鹏;张小伟;杨堃;亓鑫;侯俊章;刘敬伟;马银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维尔蓄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02 | 分类号: | F15B1/02;B60P3/00;F15B3/00;F15B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共腾律师事务所 16031 | 代理人: | 李保民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压强 动力 流量 液压 系统 | ||
1.车载高压强动力大流量液压动力源系统,包括车载方舱(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方舱(1)的内部靠前端的位置安装有充气增压系统(2),所述车载方舱(1)的内部且位于充气增压系统(2)的一侧后方位置安装有操作系统(3),所述车载方舱(1)的内部且位于操作系统(3)的后方靠另一侧位置安装有蓄能器动力源(4),所述车载方舱(1)的内部且位于蓄能器动力源(4)的后方靠一侧位置安装有控制系统(5),所述车载方舱(1)的内部且位于控制系统(5)的后侧安装有泵站油源系统(6),所述车载方舱(1)的内部且位于泵站油源系统(6)的后侧安装有大流量控制阀组(7),所述车载方舱(1)的内部且位于大流量控制阀组(7)的后侧安装有第二管路输送单元(9),所述车载方舱(1)的底部靠前端的位置安装有第一管路输送单元(8),所述车载方舱(1)的底部靠后端的位置安装有介质补充单元(12),所述车载方舱(1)的内部且位于大流量控制阀组(7)的下方安装有常规流量控制阀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高压强动力大流量液压动力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增压系统(2)包括有充气增压部件(21)与小型液压泵站(22),所述充气增压部件(21)通过输油管与小型液压泵站(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高压强动力大流量液压动力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站油源系统(6)包括有发动机(61),所述发动机(61)的输出端连接有变速箱(62),所述变速箱(62)的输出端连接有分动箱(63),所述分动箱(63)的后轴输出端连接有取力器(64),所述取力器(64)的输出端连接有调节液压泵(10),所述调节液压泵(10)的输入端连接有泵站油箱(6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高压强动力大流量液压动力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液压泵(10)的输出端与第一管路输送单元(8)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高压强动力大流量液压动力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补充单元(12)的输出端与泵站油源系统(6)的泵站油箱(6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高压强动力大流量液压动力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增压部件(21)的输出端与蓄能器动力源(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高压强动力大流量液压动力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流量控制阀组(7)的输出端与第二管路输送单元(9)连接,所述常规流量控制阀组(11)的输出端与第一管路输送单元(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高压强动力大流量液压动力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系统(3)的一侧壁靠前端且靠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原理图(31),所述操作系统(3)的一侧壁靠前端且靠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充气增压管路操作区(32),所述操作系统(3)的一侧壁且位于原理图(31)与充气增压管路操作区(32)的后侧设置有充气增压控制操作区(33),所述操作系统(3)的一侧壁且位于充气增压控制操作区(33)的后方靠上端的位置设置有常规流量阀组操作区(34),所述操作系统(3)的一侧壁且位于常规流量阀组操作区(34)的正下方位置设置有大流量阀组操作区(35),所述操作系统(3)的一侧壁且位于常规流量阀组操作区(34)与大流量阀组操作区(35)的后侧靠上端的位置设置有泵站控制操作区(36),所述操作系统(3)的一侧壁且位于泵站控制操作区(36)的正下方位置设置有介质补充操作区(37),所述操作系统(3)的一侧壁且位于介质补充操作区(37)的正下方位置设置有操作面板操作激活区(38),所述操作系统(3)的一侧壁且位于泵站控制操作区(36)、介质补充操作区(37)与操作面板操作激活区(38)的后侧靠上端的设置有操作提示区(39),所述操作系统(3)的一侧壁且位于操作提示区(39)的正下方位置设置有车辆控制操作区(3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维尔蓄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西维尔蓄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580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能动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支撑底座及等离子蚀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