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引线居中功能的外壳类薄膜电容器批量灌注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115053.2 | 申请日: | 2023-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50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胡建华;刘阳;王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4/33 | 分类号: | H01G4/33;H01G4/224;H01G1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辰智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2 | 代理人: | 李扬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引线 居中 功能 外壳 薄膜 电容器 批量 灌注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引线居中功能的外壳类薄膜电容器批量灌注工装,包括外壳夹具和引线夹具,外壳夹具包括铝合金底座和限位卡条,铝合金底座上设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的一侧槽壁上设有多个“V”形弹簧片,限位卡条置于条形凹槽内且位于多个“V”形弹簧片与条形凹槽的另一侧槽壁之间;引线夹具包括两个引线夹板,引线夹板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嵌入安装有磁铁,两个引线夹板相互靠近且通过磁铁相互吸引,两个引线夹板上相互靠近的一侧表面的下端设有“L”形缺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灌注工装质量轻、组件少,便于操作,能够实现批量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薄膜电容器,减少了工装采购数量,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电容器灌注工装,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引线居中功能的外壳类薄膜电容器批量灌注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电子行业也逐渐成为科技发展的核心赛道。薄膜电容器作为最传统、最容易理解的电容器,是电容器家族中品类最多、适用于从低频到高频绝大部分电路且最能满足各种特殊应用要求的电容器,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外壳类薄膜电容器是指具有外壳(一般为塑料外壳)的薄膜电容器,这种类型的薄膜电容器需要将电容器芯子置于外壳内并尽量处于居中的位置,然后进行环氧树脂灌注,待其凝固后得到电容器成品,电容器芯子通过卷绕压扁成型,两端面喷涂锡锌合金,喷金端面焊接镀锡铜线径向引出作为引线。
为了实现电容器芯子居中的目的,一般通过控制引线居中的方式来实现,因为引线较长且露出于外壳,不受灌注环氧树脂影响,便于从外壳以外进行控制。
使外壳类薄膜电容器的引线居中的传统方式如下:
先对多个电容器芯子进行编带定位,即将引线的端部用胶带粘在编带夹板上,使多个电容器芯子的引线均处于竖向且横向并列排列,多个电容器芯子位于引线的下方且高度相同,如此完成多个电容器芯子的编带定位;然后将多个电容器外壳安装在外壳夹具上,再将液态的环氧树脂注入电容器外壳内的底部,即进行环氧树脂一次灌注,然后将多个电容器芯子分别置于多个电容器外壳内并靠近底部,然后再安装引线夹具,使每个电容器芯子的引线相对对应的电容器外壳处于居中位置,实现引线居中目的,引线居中带动电容器芯子居中,然后等待环氧树脂固化;环氧树脂固化后,取下引线夹具,将液态的环氧树脂注入电容器外壳内并填满,即进行环氧树脂二次灌注,待二次灌注的环氧树脂固化后,即完成灌封流程,得到薄膜电容器产品。
上述传统的外壳夹具包括相互连接的木制底座、铝基准板、夹块、圆形插销和弹簧,存在如下缺陷:组装部件较多且过程复杂,该外壳夹具重量较大,作业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搬运不便;铝基准板与夹块需通过圆形插销进行旋转固定,该圆形插销的底部为小半圆形结构,适应的外壳厚度尺寸较小,超过该厚度的电容器外壳上夹后易对外壳表面造成夹伤且损伤木制底座上的弹簧;每一次外壳上夹定位均需要频繁旋转圆形插销,使得木制基座上的弹簧在反复使用中易损坏,整个夹具的维修成本较高。
上述传统的引线夹具主要是一个校正模块,使用时将引线穿过校正模块上的通孔,再将该校正模块套进电容器外壳内,校正模块随电容器外壳内的环氧树脂一起固化,待一次灌注的环氧树脂固化后再取出该校正模块,这种传统的引线夹具存在如下缺陷:采用校正模块一次只能对一只产品的两根引线进行厚度方向的居中校正,只适合小批量薄膜电容器的引线校正,难以满足大批量薄膜电容器的应用需求;因产品型号规格较多,需制作上万只校正模块进行作业,校正模块采购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轻便好用且能一次性将多个电容器芯子的引线批量居中的具有引线居中功能的外壳类薄膜电容器批量灌注工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150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手组件及烹饪设备
- 下一篇:一种磁芯上下料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