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清水混凝土饰面集成板及其制备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14982.1 | 申请日: | 2023-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11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景;郑宪凯;康剑;王永刚;李光辉;傅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弗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弗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2 | 分类号: | E04F13/072;B28B1/14;B28B7/38;E04F13/077;C04B28/06;C04B111/82;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6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水 混凝土 集成 及其 制备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水混凝土饰面集成板及其制备模具。集成板由基板层和清水混凝土饰面层复合构成,基板层厚度为6~9毫米,清水混凝土饰面层厚度为2~4毫米,清水混凝土饰面层中分布有粉磨玻化微珠颗粒。制备模具包括基板层、设置在基板层四周的金属边框、PVC硬片和重力平衡管,基板层和金属边框包围的空间构成清水混凝土饰面层容腔,PVC硬片面积大于基板层的面积并覆盖于清水混凝土饰面层容腔上,重力平衡管具有在PVC硬片表面滚动的自由度。本实用新型在提供清水混凝土装饰效果的同时,实现了整个饰面集成板的轻质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内墙装饰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内墙集成墙板,尤其是一种清水混凝土饰面集成板,以及其制备模具。
背景技术
清水混凝土由于具有独特的表面构造、素材感而成为建筑现代主义的一种表现手法。现有技术中,清水混凝土一般采用钢模板浇筑成型,表面平整光洁,有微小气孔和水泥不均匀的无规则色差。钢模板的链接处会形成清水混凝土表面的接痕。为了防止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纹,还需要在规定间隔切割出收缩缝。随着风雨年华的流逝,混凝土表面会留下水迹和雨痕。混凝土中有钢筋加固,水汽渗入,空气碳化,会造成钢筋锈蚀,斑斑点点的咖啡色的锈迹也会泛现在表面。
清水混凝土采用现浇成型时,对于室内墙面装饰成型难度大;而如果将清水混凝土制作成装饰板,则其重量大,通常要采用龙骨结构进行支撑,一般难以用于室内装饰。
因此,如果能提供一种轻质的清水混凝土饰面集成板,在实现清水混凝土的表面肌理的同时提供很轻的整体重量,但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保证一天的拆模时间要求,则可以方便地实现清水混凝土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水混凝土饰面集成板,解决清水混凝土内墙不易施工、自重过高、容易收缩开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发明目的是提供这种清水混凝土饰面板的制备模具。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清水混凝土饰面集成板,由基板层和清水混凝土饰面层复合构成,所述基板层厚度为6~9毫米,所述清水混凝土饰面层厚度为2~4毫米,所述清水混凝土饰面层中分布有粉磨玻化微珠颗粒。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粉磨玻化微珠颗粒的粒径为0.425~0.850毫米。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清水混凝土饰面层中,粉磨玻化微珠颗粒占据的体积为整个饰面层体积的1/3~1/2。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板层为竹木纤维墙面板。
清水混凝土饰面层成型后1天的抗折强度应大于12MPa,以满足拆模条件。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发明目的,提供一种清水混凝土饰面集成板的制备模具,包括基板层、设置在基板层四周的金属边框、PVC硬片和重力平衡管,所述基板层和金属边框包围的空间构成清水混凝土饰面层容腔,所述PVC硬片面积大于所述基板层的面积并覆盖于所述清水混凝土饰面层容腔上,所述重力平衡管具有在所述PVC硬片表面滚动的自由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边框的内表面涂刷有润滑油层,润滑油层的厚度为10~30微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PVC硬片的内表面喷涂有水性脱模剂层,水性脱模剂层的厚度为20~50微米。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PVC硬片的厚度为1~2毫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重力平衡管外径150毫米,长度1200毫米,重量15~25公斤。
制备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步骤1,按设计要求切割、排布基板层;
步骤2,PVC硬片平铺后均匀地喷涂一道水性脱模剂,厚度约20-50微米,常温干燥半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弗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弗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弗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弗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14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