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摇式地下连续墙测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111541.6 | 申请日: | 202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96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龚兵文;郑鹏鹏;张瑉嘉;蒲仕洋;万缘;赖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B65H75/4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赖纯清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摇式 地下 连续 墙测绳 装置 | ||
一种手摇式地下连续墙测绳装置,其包括有主体支架、手摇式测绳装置,手摇式测绳装置设置在主体支架上,手摇式测绳装置包括传动盘、传动杆、测绳转盘、测绳、测绳重锤、摇杆、手柄;主体支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传动盘,两个传动盘之间通过传动杆进行连接,传动杆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传动盘,传动杆一端连接摇杆、另一端连接测绳转盘,摇杆上设置有手柄,测绳盘绕在测绳转盘上,测绳端部连接测绳重锤,测绳转盘通过传动杆与手柄连接。采用该测绳装置可以快速下放和回收测绳,可快速得到成孔相关数据,更好掌握孔底实际情况,有效提高了测量效率。同时加快进入下道工序,也降低了塌孔等风险因素,并提升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测孔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摇式地连墙测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市不断发展更新,土地资源相对有限,地下空间技术随之高速发展。地连墙技术作为深基坑施工的主流技术在地下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如何快速精准测量地下连续墙相关参数,是后续施工与处置的重要依据。目前大多地下连续墙施工现场仅采用简易人工测绳装置测量孔深及沉渣厚度,测量精度较低,且人工放置测绳和回收测绳耗费时间较长,为此,亟需设计一种地下连续墙测绳快速收放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摇式地下连续墙测绳装置,可以快速下放和回收测绳。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摇式地下连续墙测绳装置,该测绳装置包括主体支架、手摇式测绳装置,手摇式测绳装置设置在主体支架上,手摇式测绳装置包括传动盘、传动杆、测绳转盘、测绳、测绳重锤、摇杆、手柄;主体支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传动盘,两个传动盘之间通过传动杆进行连接,传动杆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传动盘,传动杆一端连接摇杆、另一端连接测绳转盘,摇杆上设置有手柄,测绳盘绕在测绳转盘上,测绳端部连接测绳重锤,测绳转盘通过传动杆与手柄连接。
所述的主体支架为简易支架,采用钢筋组焊而成。
所述的测绳转盘为简易钢筋转盘,采用钢筋组焊而成。
所述的测绳重锤采用钢筋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成后快速测量成槽深度与沉渣厚度,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下放和回收测绳,相较于传统简易人工测绳工具,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收集地下连续墙相关成槽数据收集时间,可快速得到成孔相关数据,更好掌握孔底实际情况,作为后续施工的重要依据,有效提高了测量效率。同时加快进入下道工序,也降低了塌孔等风险因素,并提升了施工效率。
2、采用本实用新型,增加测量人员和成槽之间距离,降低测孔人员过于靠近槽段发生事故的风险,降低了坠落等事故发生风险,有效提高了测孔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制作简便,材料易得,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中附图标记:
1-主体支架、2-传动盘、3-传动杆、4-测绳转盘、5-测绳、6-测绳重锤、7-摇杆、8-手柄、9-测量槽段、10-沉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进一步说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类似技术均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115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子MEMS光纤麦克风传感器探头
- 下一篇:引流瓶及颅脑引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