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水混凝土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94063.2 | 申请日: | 202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13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谭云龙;李程;吴士刚;孔祥泉;张健;苗苗;姚宇;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 | 李梅 |
地址: | 26404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混凝土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成型装置,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底板,还包括:端板,所述端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侧,所述端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以及空腔,所述空腔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侧,所述空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空腔外侧设置有所述端板,所述端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空腔外侧,具有因为水泥透水混凝土多为干硬性贫浆混凝土,正常情况下浆体具有一定粘度包裹在骨料表面不会流浆,模具底板开有小孔既不影响正常透水混凝土成型,又有利于在拌合料状态异常时及早发现流浆积底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浇水泥透水混凝土多为无砂大孔混凝土,目前所用的胶凝材料组成越来越复杂,浆体的稀稠程度调控是技术难点,太稠会浆料结团且影响骨料粘结,太稀造成骨料裹浆困难同时浆料积底堵塞孔隙。
实验室试配时如果出现浆体太稀,浆料积底的情况多数需要拆模之后才会发现。此时调整配比重新试配必然会延缓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透水混凝土成型装置,包括底板,还包括:
端板,所述端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侧,所述端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以及
空腔,所述空腔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侧,所述空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空腔外侧设置有所述端板,所述端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空腔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以及端板采用铸铁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端板内侧均开设有限位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设有凸出的限位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开孔尺寸设计为5mm,底板开孔个数16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插捣棒直径减小,插捣时因为骨料嵌合形成的阻力减弱,插捣效率更高,也减低因插捣人为形成大孔缺陷的风险;采用插捣和颠击相结合的振捣方式,插捣提供水平挤压力,颠击可以提供竖向力,不仅可以促使颗粒重排布起到颠实作用,同时更好地促使之前插捣时人为形成的大孔闭合。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底板开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捣顺序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2-端板、3-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透水混凝土成型装置,参见图1~图4,包括底板1,还包括:
端板2,所述端板2设置在所述底板1一侧,所述端板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94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合安装杆
- 下一篇:一种打磨机前臂质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