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风盖板卡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66461.3 | 申请日: | 2023-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14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卢冠宏;陈家荣;陈博强;李金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0 | 分类号: | F24F13/20;F24F13/00;F24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涂凤琴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风 板卡 结构 具有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风盖板卡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涉及制冷制热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回风盖板整体强度较低的技术问题。该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回风盖板装配侧的卡接部,且所述卡接部自所述回风盖板装配侧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设置,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回风盖板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与回风盖板一体式结构的卡接部,且该卡接部自回风盖板装配侧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设置,从而提高了本申请的回风盖板整体的强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分段式卡扣的回风盖板,本申请的回风盖板整体强度提升了5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制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回风盖板卡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风管机是一种隐藏的空调,其室内机和风管隐藏在天花板内部,使得室内空间看起来更加整洁美观。风管机通常由一个室内机和一个室外机组成,它通过连接风管的方式向室内送风。现有的风管机内机,根据工程安装情况,存在后回风和下回风两种回风安装方式,因此,内机上盖板为整体结构,下盖板能够拆分为下盖板和回风盖板。当需要后回风时,将回风盖板盖住下回风口。当需要下回风时,将回风盖板盖住后回风口,以实现不同的回风方式。
然而,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风管机回风盖板一般采用以下两种装配方式:
(1)回风盖板使用螺钉进行固定,尤其是长度越长的机型使用螺钉数量越多,导致该装配方式的装配效率较低。
(2)回风盖板的一侧使用螺钉固定,另一侧使用卡扣固定。例如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管机,包括外壳、回风盖板、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第二回风口与回风盖板相连接处设置有位置调节部。但是上述现有的回风盖板在与上/下盖板装配的前段是通过5个卡扣与对应的卡扣孔进行配合,然而缺口形式的卡扣结构一方面导致回风盖板整体强度较低。另一方面,该种卡扣结构自身强度低,导致卡扣在生产或者运输过程中卡扣容易闭合,使得无法与上/下盖板配合,需要安装人员将闭合的卡扣撬开才能继续装配,进而影响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风盖板卡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回风盖板整体强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风盖板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回风盖板装配侧的卡接部,且所述卡接部自所述回风盖板装配侧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设置,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回风盖板为一体式结构。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接部为自所述回风盖板装配侧的边缘先回叠后向上向外弯折而成,且所述卡接部形成有敞口朝外的卡接腔体。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接部包括第一翻边、第二翻边、第三翻边和第四翻边,其中,所述第一翻边为自所述回风盖板装配侧的边缘回叠设置而成,且所述第一翻边的下表面紧贴所述回风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所述第二翻边为自所述第一翻边的自由端向上向外倾斜设置,所述第三翻边为自所述第二翻边的自由端向外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四翻边为自所述第三翻边的自由端向外向上倾斜设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三翻边的连接处形成为所述卡接腔体的最高容纳点,所述最高容纳点在所述卡接腔体内距离所述第一翻边上表面的高度为L。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四翻边的连接处形成为所述卡接腔体的最低嵌入点,所述最低嵌入点在所述卡接腔体内距离所述第一翻边上表面的高度为H,且H<L。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在下盖板与所述回风盖板连接侧的第一嵌入部,所述第一嵌入部能够嵌入所述卡接部的卡接腔体并与所述卡接部形成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664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