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组装的电视发射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53098.1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40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尚尔丰;曾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天翔广播电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42 | 分类号: | H01Q1/42;H01Q1/50;H01Q1/12;H01Q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驿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5 | 代理人: | 杨伦 |
地址: | 114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组装 电视 发射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组装的电视发射天线,属于无线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偶极子天线巴伦、偶极子天线单元和偶极子天线馈线,偶极子天线巴伦的尾部设有偶极子天线馈线,偶极子天线巴伦的顶端设有偶极子天线单元;偶极子天线巴伦的外部罩有双层组装罩,双层组装罩的下方设有与其适配的封装罩。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便组装的电视发射天线,在偶极子天线的外部设有双层组装罩和封装罩,两个分离设计的罩体对偶极子天线实现封装,双层组装罩内腔设置的连接柱置于偶极子天线的中空孔处,连接柱对偶极子天线起到限位作用,再通过双层组装罩的双层设计,表层的罩体开设螺纹孔洞,方便双层组装罩的后续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组装的电视发射天线。
背景技术
偶极子天线是在无线电通信中,使用最早、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天线。它由一对对称放置的导体构成,导体相互靠近的两端分别与馈电线相连。用作发射天线时,电信号从天线中心馈入导体;用作接收天线时,也在天线中心从导体中获取接收信号;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156094U,一种可变频偶极子天线装置,该装置包括:巴伦;馈线,插入所述巴伦内部,并与所述巴伦电连接;所述馈线的一端引出两条偶极子天线单元,每条所述偶极子天线单元与所述馈线连接,并且每条所述偶极子天线单元远离所述馈线的一端套有一高阻电磁套筒,所述套筒可于所述偶极子天线上滑动;
目前偶极子天线装置在组装中需要对其采用螺栓固定,此种方式导致偶极子天线装置的大部分外漏,在组装中还需要对其进行接线等一系列操作,难免不发生意外磕碰,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封装,现有的采用半边壳的方式罩住偶极子天线装置,该方式需要进行二次组装,增加工艺流程;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自带组装壳的偶极子天线装置,双层设计的双层组装罩加强防护性能的同时还在壳体上开设多个螺纹孔洞,方便组装,组装壳和封装壳组成的双层组装罩分离设计,方便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组装的电视发射天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方便组装的电视发射天线,包括偶极子天线巴伦、偶极子天线单元和偶极子天线馈线,所述偶极子天线巴伦的尾部设有偶极子天线馈线,且偶极子天线巴伦的顶端设有偶极子天线单元;
所述偶极子天线巴伦的外部罩有双层组装罩,且双层组装罩的下方设有与其适配的封装罩,双层组装罩和封装罩封装偶极子天线巴伦、偶极子天线单元和偶极子天线馈线;
所述双层组装罩的下端开设有封装槽,且封装槽的槽内设有连接柱,每个所述连接柱置于偶极子天线巴伦的中空孔内,所述双层组装罩和封装罩的边缘拐角处设有供紧固件插入的固定孔,且双层组装罩的侧壁开设有供偶极子天线单元和偶极子天线馈线贯穿的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双层组装罩和封装罩的截面形状相同,且双层组装罩的形状呈“T”字形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偶极子天线巴伦置于双层组装罩的纵向部的封装槽内,所述偶极子天线单元置于双层组装罩的横向部的封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双层组装罩和连接柱一体设计,且连接柱的端面开设有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封装罩的上端开设有凹陷槽,且凹陷槽内设有与连接柱适配的圆管,封装罩与圆管一体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封装罩与双层组装罩连接处密封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天翔广播电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鞍山天翔广播电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53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运输用无线通信装置
- 下一篇: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现场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