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过载的差压变送器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26281.2 | 申请日: | 202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69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军刚;罗超;赵伟;何星星;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3/06 | 分类号: | G01L13/06;G01L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王杰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过载 变送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过载的差压变送器,主要内容为:包括差压芯体和压力调理单元,所述差压芯体与压力调理单元连接,差压芯体采用陶瓷芯体,压力调理单元由ADC模块、MCU模块、DAC模块、放大器和电源模块组成,ADC模块与MCU模块连接,MCU模块与DAC模块连接,DAC模块与放大器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ADC模块、MCU模块和DAC模块连接,压力调理单元采用纳芯微NSA2860压力调理芯片。本实用新型具有过载压力大、抗腐蚀性强和介质兼容性好等优点,大幅减少了电路器件的数量,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送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高压过载的差压变送器。
背景技术
差压变送器主要是测量介质中的两个压力值,通过两个取压点的压力差值计算介质中压力、液位、体积、流量等。广泛用于能源、化工、电厂等工业控制领域。差压变送器长期在高温、低温、腐蚀、振动、冲击等恶劣环境中使用,因此对变送器的长期稳定性、可靠性等有很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工业基础现对较为落后,这种差压变送器被国外一些大公司垄断。目前,国产的差压变送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不管是使用场景受限、成本等都处于劣势。国内传统的差压变送器采用扩散硅压阻式压力敏感芯体,由于扩散硅芯体存在以下几个短板。因此,制约着国产差压变送器的大批量应用。
(1)负压端过载压力小。一般正向压力过载最大2倍满量程,而负向压力过载最大只有1倍的满量程;
(2)扩散硅压力芯体不能测强腐蚀性,有颗粒物介质,高粘稠介质等;
(3)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高压过载的差压变送器,其具有过载压力大、抗腐蚀性强和介质兼容性好等优点,大幅减少了电路器件的数量,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过载的差压变送器,包括差压芯体和压力调理单元,所述差压芯体与压力调理单元连接,所述差压芯体采用陶瓷芯体,所述压力调理单元由ADC模块、MCU模块、DAC模块、放大器和电源模块组成,所述ADC模块与MCU模块连接,所述MCU模块与DAC模块连接,所述DAC模块与放大器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ADC模块、MCU模块和DAC模块连接,所述压力调理单元采用纳芯微NSA2860压力调理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8、电容C1、电容C2、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所述NSA2860压力调理芯片引脚1和电阻R6左端都与三极管Q1的引脚1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引脚3和NSA2860压力调理芯片引脚2都与电容C8上端连接,所述电容C8下端、差压芯体的引脚IN-、电容C5下端、电容C10下端、电容C4下端、NSA2860压力调理芯片引脚4、NSA2860压力调理芯片引脚9、NSA2860压力调理芯片引脚12、电容C1右端、电阻R5下端和电阻R8左端都接地,所述差压芯体的引脚IN+和电容C4上端都与NSA2860压力调理芯片引脚7连接,所述差压芯体的引脚OUT+与电阻R4左端连接,所述电阻R4右端、电容C9上端和电容C5上端都与NSA2860压力调理芯片引脚5连接,所述差压芯体的引脚OUT-与电阻R3左端连接,所述电阻R3、电容C9下端和电容C10上端都与NSA2860压力调理芯片引脚6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引脚2和电阻R6右端都与三极管Q2的引脚2连接,所述电容C2左端与NSA2860压力调理芯片引脚15连接,所述电容C2右端接地,所述NSA2860压力调理芯片引脚13与电阻R2左端连接,所述电阻R2右端和电容C6上端都与三极管Q2的引脚1连接,所述NSA2860压力调理芯片引脚11与电容C1左端连接,所述电容C6下端和电阻R5上端都与三极管Q2的引脚3连接,所述电阻R8右端与NSA2860压力调理芯片引脚10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差压芯体采用ME800陶瓷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262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