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组件、电池、用电装置及用于制造冷却组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948221.0 | 申请日: | 202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66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凯;周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6554;H01M10/625;B23K3/08;B23K3/00;B23K1/005;B23K10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 11602 | 代理人: | 王其文;张涛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组件 电池 用电 装置 用于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却组件、电池、用电装置及用于制造冷却组件的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冷却组件包括管体,内部形成第一流道,管体形成连通于第一流道的第一开口;盖体,内部形成第二流道,盖体形成连通于第二流道的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连接于第二开口处;管体和盖体中的一者用于套接于管体和盖体中的另一者的外侧,管体和盖体在套接的部分形成重合部分,位于外侧的管体和盖体中的一者在重合部分处的透射焊接激光束的透光率为A1,位于内侧的管体和盖体中的一者在重合部分处的透射焊接激光束的透光率为A2,满足A1>A2。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缓解、减轻或消除管体与盖体采用钎焊工艺将二者连接在一起而产生的钎剂爬升所导致的表面质量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组件、电池、用电装置及用于制造冷却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系统中,电池工作产生多余热量,热量通过电池或者模组与冷却组件(例如水冷板)表面接触的方式传递,最终被器件内部流道中通过的冷却介质带走。
冷却组件通常包括口琴管,口琴管的管体需要与用于保持集流体的盖体采用钎焊工艺连接。
然而,管体与盖体在钎焊时往往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管体与盖体在焊接后表面质量不佳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却组件、电池、用电装置及用于制造冷却组件的方法,旨在缓解、减轻或消除管体与盖体采用钎焊工艺进行焊接而导致的表面质量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却组件,包括:管体,内部形成用于供流体流动的第一流道,管体形成连通于第一流道的第一开口;盖体,内部形成用于供流体流动的第二流道,盖体形成连通于第二流道的第二开口,管体的第一开口用于固定连接于盖体的第二开口处,以连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其中,管体和盖体中的一者用于套接于管体和盖体中的另一者的外侧,管体和盖体在套接的部分形成重合部分,位于外侧的管体和盖体中的一者在重合部分处的透射焊接激光束的透光率为A1,位于内侧的管体和盖体中的一者在重合部分处的透射焊接激光束的透光率为A2,满足A1>A2。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将位于外侧的管体和盖体中的一者在重合部分处的透射焊接激光束的透光率设置为大于位于内侧的管体和盖体中的一者在重合部分处的透射焊接激光束的透光率,这允许使用激光焊接工艺来实现管体与盖体之间的焊接,从而缓解因钎焊过程中的钎剂爬升现象引起的表面质量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A1大于等于20%,且A2小于等于10%,这样的设计中,允许激光更容易透过透光率较大的部件而被透光率较小的部件吸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外侧的管体和盖体中的一者在重合部分处的材质包括聚丙烯、聚酰胺、聚邻苯二甲酰胺、聚苯硫醚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位于内侧的所述管体和盖体中的一者在重合部分处的材质包括聚丙烯、聚酰胺、聚邻苯二甲酰胺、聚苯硫醚中的一种或多种。这样的设计中,能够简化管体与盖体的材料选择,使得制造工艺变得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套接于管体的外侧。通过将盖体套接在管体的外侧,提高管体与盖体连接时连接面之间的贴合度,进而提高连接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具有第一内壁,第一内壁在盖体套接于管体的外侧的情况下与管体的外壁接合。通过将盖体设置为具有第一内壁,可以改善当管体以及盖体连接时第一内壁与管体的外壁沿宽度方向Y的贴合度,从而提高连接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具有第二内壁,第二内壁在盖体套接于管体的外侧的情况下与形成第一开口的壁部的端面接合。通过将盖体设置为具有第二内壁,可以改善当管体以及盖体连接时第二内壁与管体的端部的端面沿长度方向X的贴合度,从而提高连接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948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老化试验装置及老化试验方法
- 下一篇:基于阀门零件用插拔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