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868672.3 | 申请日: | 2023-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0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瀚;董正逵;张德强;姚远;李重君;肖一鸣;赵文炎;李秀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9/80 | 分类号: | H10K59/80;H10K59/131;H10K59/122;H10K5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尹红敏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包括基部与设置于基部一侧的第一电极和绝缘层,绝缘层的表面朝向基部凹陷形成像素开口,第一电极由像素开口露出,基板的表面凹陷形成隔离槽,隔离槽环绕至少部分像素开口设置;发光单元,至少部分发光单元设置于像素开口内并位于第一电极背离基部的一侧;第二电极,设置于发光单元背离第一电极的一侧;导电结构,设置于基部的一侧,导电结构与第二电极电连接。通过设置隔离槽,使得发光层的材料能够在隔离槽处隔断,以形成发光单元,使得显示面板在制备时无需设置高精度金属掩膜板,制程简单,成本较低,且本申请的显示面板能够具有较好的开口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面板等平面显示面板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
在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中,目前的OLED显示产品的工艺性能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旨在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包括基部与设置于基部一侧的第一电极和绝缘层,绝缘层的表面朝向基部凹陷形成像素开口,第一电极由像素开口露出,基板的表面凹陷形成隔离槽,隔离槽环绕至少部分像素开口设置;发光单元,至少部分发光单元设置于像素开口内并位于第一电极背离基部的一侧;第二电极,设置于发光单元背离第一电极的一侧;导电结构,设置于基板的一侧,导电结构与第二电极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基部包括衬底、设置于衬底朝向绝缘层一侧的阵列膜层绝缘层。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 隔离槽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绝缘层。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阵列膜层包括平坦化层,平坦化层与绝缘层在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隔离槽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绝缘层与平坦化层。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绝缘层包括像素限定部,像素开口自像素限定部的表面凹陷并贯穿像素限定部设置。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基部包括衬底、设置于衬底朝向绝缘层一侧的阵列膜层绝缘层,第一电极与导电结构位于阵列膜层的同侧,且第一电极与导电结构之间形成间隔。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至少部分第二电极位于间隔并搭接于导电结构。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绝缘层包括像素限定部,像素开口自像素限定部的表面凹陷形成,像素开口在厚度方向上贯穿像素限定部,第一电极位于像素开口内。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阵列膜层包括平坦化层,平坦化层与绝缘层在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第一电极与导电结构均设置于平坦化层上。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封装层设置于第二电极背离发光单元的一侧,至少部分封装层设置于隔离槽内。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基板还包括电源电压信号线,导电结构与电源电压信号线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基部包括衬底、设置于衬底朝向绝缘层一侧的阵列膜层绝缘层,阵列膜层包括电源电压信号线。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电源电压信号线为负电压电源电压信号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68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自动化副井尾绳检修平台
- 下一篇:一种供电导轨矫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