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37078.8 | 申请日: | 202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61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那木;皇甫霞;张存;钟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益普睿达市场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8/22 | 分类号: | G06F18/22;G06F18/243;G06F16/953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前瞻聚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1024 | 代理人: | 李鸿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分析 用户 匹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用户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数据分析的用户匹配方法包括:
设置推送指标以及目标推送人数S1;
根据所述推送指标从数据库中筛选用户;
从筛选出的用户中选出参与过产品试用用户记为第一类用户;
读取第一类用户针对所试用过的产品的反馈数据;
根据第一类用户的反馈数据建立产品分类树状图,根据所述产品分类树状图确定第i个用户所试用过的产品与要试用的产品的关联值Ai;
根据第一类用户的反馈数据分别确定第i个用户的反馈时间统计值Bi、反馈次数统计值Ci以及反馈评价统计值Di;
根据第一类用户的反馈数据确定第j个试用过的产品的反馈率Fj;
根据Ai、Bi、Ci以及Di计算出第一类用户中第i个用户的优先值Qi;
根据Qi对第一类用户进行排序,由排序结果得到用户对应的反馈次数统计值序列Uo;
根据S1、预设第一类用户推送比例y以及Uo计算出第一类用户的推送人数H1;
根据S1、y以及Fj计算出第二类用户的推送人数H2;
从排序中按照Qi从大到小的顺序选出数量为H1的用户进行推送;
从第二类用户中随机选取数量为H2的用户进行推送;
其中,第二类用户为筛选出的用户中除第一类用户之外的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数据分析的用户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类用户的反馈数据建立产品分类树状图,根据所述产品分类树状图确定第i个用户所试用过的产品与要试用的产品的关联值Ai,包括:
根据国际贸易产品的标准分类目录建立产品分类;
根据要试用的产品和第一类用户试用过的产品对产品分类进行增减得到产品分类树状图,在所述产品分类树状图中,每个产品均位于产品分类树状图的最低节点上;
找出要试用的产品到第一类用户试用过的每个产品的路径,确定每条路径经过的节点数,记最大的节点数为P;
对于第i个用户,确定要试用的产品与该用户所试用过的产品的路径经过的节点数pi;
由得到第i个用户所试用过的产品与要试用的产品的关联值A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数据分析的用户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类用户的反馈数据确定第i个用户的反馈时间统计值Bi,包括:
获取第i个用户在第k次推送中从接收推送信息到返回调查表所经历的时长tik;
获取同一次推送中用户从接收推送信息到返回调查表所经历的最大时长Tik;
由得到第i个用户第k次推送的反馈时间统计值bik;
计算第i个用户每次推送的bik的平均值得到第i个用户的反馈时间统计值B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数据分析的用户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类用户的反馈数据确定第i个用户的反馈次数统计值Ci,包括:
获取向第i个用户推送的总次数Ni以及该用户反馈的次数ni;
由得到第i个用户的反馈次数统计值C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益普睿达市场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益普睿达市场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370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机电自动化设计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物流中心自动化分拣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