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水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32987.2 | 申请日: | 202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4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燕燕;曲骏材;郑文豪;董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凯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4 | 分类号: | C09J175/04;C08G18/32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苏红红 |
地址: | 265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水 聚氨酯 胶粘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水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胶粘剂技术领域,耐水聚氨酯胶粘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150‑200份聚二元醇,10‑20份二元醇,0.001‑0.002份辛酸亚锡,1‑2份三羟甲基丙烷;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50‑80份聚醚二元醇,100‑120份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0‑15份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0‑12份抗氧剂1010;本发明在二元醇从结构中引入了氟元素,能够提高聚氨酯分子链的耐水解性,引入中间体1结构能够赋予聚氨酯优异的阻燃性能,引入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的苯环结构能够赋予成碳性能,协同中间体1,提高阻燃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粘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水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主要是由含羟基的水性多元醇组份(组份A)和含异氰酸酯基的多异氰酸酯组份(B组份)共用组成的。此外,体系中还含其他一些特殊用途的助剂。组份A和B组份分开包装,使用前要将两组份均匀混合,通过调节组份A和B组份的比例,利用多元醇中的羟基基团(-OH)与多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酯基团(-NCO)发生交联反应形成氨基甲酸酯,便可改变聚氨酯材料的强度、固化时间等各方面性能。
但是因为聚氨酯胶粘剂具有酯基,所以具有很高的吸水性,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聚氨酯胶粘剂吸湿后会在加工时产生汽泡,使TPU胶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下降,吸湿量达0.182%时拉伸强度下降可达30%。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水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水聚氨酯胶粘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150-200份聚二元醇,10-20份二元醇,0.001-0.002份辛酸亚锡,1-2份三羟甲基丙烷;
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50-80份聚醚二元醇,100-120份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0-15份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0-12份抗氧剂1010;
进一步地,所述二元醇包括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S1、将三聚氯氰加入去离子水中,升温至40-45℃,滴加2,2,6,6-四甲基哌啶胺水溶液,滴加完全后继续搅拌并反应4h,反应结束后滴加质量分数35%盐酸溶液调节pH,直至体系pH=5,降温至室温,继续搅拌20min,过滤、烘干,制得中间体1,控制三聚氯氰、2,2,6,6-四甲基哌啶胺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0.1mol∶0.3mol∶100mL;
步骤S1中三聚氯氰与2,2,6,6-四甲基哌啶胺反应,制得中间体1,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步骤S2、将六氟正丁醇加入装有丙酮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排出空气,升温至80℃,匀速搅拌并加入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保温回流反应3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室温,加入二乙醇胺,继续反应20min,加入中间体1,继续搅拌并反应1h,反应结束后旋蒸除去丙酮,制得二元醇,控制六氟正丁醇、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二乙醇胺和丙酮的用量比为0.1mol∶0.1mol∶0.1mol∶150m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用量为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重量的3-5%,中间体1和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1;
步骤S2中在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用下六氟正丁醇和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上的一个异氰酸酯基反应,生成中间体a,之后中间体a上一个异氰酸酯基与二乙醇胺反应,生成中间体b,之后加入中间体1,中间体b上剩余异氰酸酯基与中间体1上的仲胺反应,制得二元醇,生成中间体b的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凯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凯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329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