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18270.2 | 申请日: | 202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63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礼军;姚军;黄朝琴;严侠;王晓光;何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0;G06F17/11;G06F111/1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邹翠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层 缝洞型 碳酸盐 油藏 耦合 数值 模拟 方法 | ||
1.一种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油田现场提供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质模型,结合离散缝洞模型,计算基质、裂缝和溶洞的网格几何信息和连接信息;
S2:建立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和数值求解格式;
S3:根据油藏网格几何信息及油藏和流体属性参数,进行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数值模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根据油田现场提供的缝洞型油藏的角点网格地质模型,计算每个网格的中心坐标、网格体积,并基于网格属性编号识别基质和溶洞网格;
S1.2:根据油田现场提供的三维复杂裂缝结构,采用非结构网格进行网格剖分,并计算每个裂缝网格的中心坐标、单元体积;
S1.3:将每个溶洞区域内的网格进行合并,形成新的溶洞网格;
S1.4:根据基质和溶洞网格的节点信息,识别并建立出基质网格间及基质-溶洞网格间的连接关系;根据裂缝网格的节点信息,识别并建立裂缝网格间的连接关系;基于裂缝网格的中心坐标,识别出裂缝网格所在的基质网格,并结合基质-溶洞网格连接关系,建立裂缝-基质网格和裂缝-溶洞网格间的连接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中,新溶洞网格的坐标由溶洞区域内网格坐标经过体积加权得到,体积通过将溶洞区域内网格体积求和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2.1:建立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多相多组分渗流数学模型;
S2.2:建立深层缝洞型油藏弹塑性力学模型;
S2.3:建立流固耦合本构关系;
S2.4:通过有限体积法对渗流数学模型进行数值离散,并采用牛顿迭代法进行全隐式求解;
S2.5:通过有限单元法对力学模型进行数值离散,塑性变形采用回退映射法进行求解更新,力学模型采用牛顿迭代法进行求解;
S2.6:通过定应力分裂迭代法求解流固耦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通过基质、裂缝和溶洞中烃类和水组分的质量守恒方程、基质和裂缝中油、气、水三相的运动方程、溶洞中多相流体瞬间重力分异模型、辅助方程和渗流边界条件建立模型,其中,基质、裂缝和溶洞中烃类和水组分的质量守恒方程为:
;
;
其中,下标o、g、w分别表示油、气、水三相,表示烃类
基质和裂缝中油、气、水三相的运动方程为:
;
;
其中,为渗流速度,为粘度;为相对渗透率,表示油藏深度,
辅助方程为:
;
;
;
;
;
其中,为组分数,为相压力,表示水气的毛管力,表示油气的毛管力,
渗流边界条件为:
;
其中,为定压边界上的压力值;为封闭边界的单位法向向量;为Dirchlet边界;为Neumann边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182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