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枝捡拾切碎还田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757355.4 | 申请日: | 2023-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2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华;李云鹏;梁家涵;祝正阳;曹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3/00 | 分类号: | A01G3/00;A01D34/83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枝 捡拾 切碎 还田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果枝捡拾切碎还田机,属于农业机械装备技术领域。该果枝捡拾切碎还田机与拖拉机配套使用,至少包含收集箱、皮带刮板式升运装置、传动系统、聚拢装置、捡拾喂入装置和切碎装置。传动系统至少包含带传动、链传动及液压马达传动;切碎装置的出料通道与皮带刮板式升运装置的进料通道之间切向连接,皮带刮板式升运装置的上部输送通道由输送罩壳密闭,皮带刮板式升运装置的卸料口正对收集箱收集入口,离心圆盘抛洒装置布置在收集箱下部。该果枝捡拾切碎还田机结构布置紧凑,尺寸小、切碎功耗低、功能多,特别适用于果园修剪枝条捡拾切碎还田作业,为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装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果枝捡拾切碎还田机,属于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果园已修剪枝条的切碎收集与还田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已成为果品产业第一大国,我国在世界果品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果业的快速发展,果树每年修剪产生的废弃枝条处理成为一个越来越急迫解决的问题。国际上目前的枝条捡拾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枝条捡拾打捆机,这种机型结构复杂,使用成本高,只能将枝条收集打捆,后续还需要人工将打捆的枝条收集运输;另一种是枝条捡拾切碎机,这种机型体积大,功耗高,适用于国外的标准化大型果园,不适应我国种植地块小、行距小、空间狭小的果园作业环境。
我国目前的枝条捡拾主要是以人工收集为主,农民将修剪枝条移出果园然后使用固定式枝条切碎机将枝条进行切碎。总的来说,目前的枝条捡拾机体积大、功耗高、功能少,不能达到农机农艺融合的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结构布置紧凑,尺寸小、切碎功耗低、功能多,且特别适用于果园修剪枝条捡拾切碎还田作业的枝条捡拾机。
本发明公开一种果枝捡拾切碎还田机,该果枝捡拾切碎还田机结构布置紧凑,尺寸小、切碎功耗低、功能多,满足果农对果园修剪的大量废弃枝条捡拾切碎的需求,为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装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公开一种果枝捡拾切碎还田机,该果枝捡拾切碎还田机与拖拉机配套使用,结构布置紧凑,尺寸小、切碎功耗低、功能多。该枝条果枝捡拾切碎还田机工作高效,适应于果园修剪枝条捡拾切碎作业。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给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果枝捡拾切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收集箱1、皮带刮板式升运装置2、传动系统3、聚拢装置7、捡拾喂入装置13和切碎装置14;该果枝捡拾切碎还田机通过牵引装置与拖拉机连接配套使用。
所述机架5是由方钢和钢板固连而成的框架结构,机架5的前侧安装有传动系统3、聚拢装置7、捡拾喂入装置13;牵引装置6固连于机架5的前端中部,限深轮12布置于机架5两侧;机架5的后部框架上部固设有收集箱1,机架5的后部框架下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离心圆盘抛洒装置42;在机架5的中部框架下部设有车轴40,车轴40的左右两侧安装有车轮41;切碎装置14布置在捡拾喂入装置13后侧,皮带刮板式升运装置2紧密布置在切碎装置14后部,切碎装置14的出料通道与皮带刮板式升运装置2的进料通道之间通过过渡圆弧板切向连接,皮带刮板式升运装置2的上部输送通道由输送罩壳29密闭,皮带刮板式升运装置2的卸料口正对收集箱1收集入口;收集箱1底部布置有刮板式排料装置33。
所述传动系统3至少包含液压马达Ⅰ9、液压马达Ⅱ31、V型带35、皮带轮36、动力输出轴37、变速齿轮箱38和链轮39;变速齿轮箱38安装固定在机架5前端上部,变速齿轮箱38通过动力输出轴37与皮带轮36和链轮39装配,皮带轮36通过V型带35将动力输出轴37输出的动力传至切碎刀辊21,链轮39将变速齿轮箱38输出的动力传递给捡拾喂入装置13;液压马达Ⅰ9安装在连接圆盘10上;液压马达Ⅱ31安装在皮带刮板式升运装置2的输送罩壳29上;皮带轮36外侧安装有右侧罩壳34。
所述聚拢装置7至少包含液压马达Ⅰ9、连接圆盘10、收集毛刷11和连接管8;液压马达Ⅰ9和收集毛刷11分别固连在连接圆盘10上下表面,连接管8的一端与连接圆盘10固连,另一端与机架5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573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