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模块布置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48485.1 | 申请日: | 202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2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江乐光;张小红;方宜学;白逾;左昆;尹昊;桂少波;陈放;林法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南昌旭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50 | 代理人: | 万建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模块 布置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模块布置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构建出整车三维壳体模型,并获取与整车三维壳体模型适配的车辆模块;获取车辆模块分别对应的布置信息,并根据布置信息将车辆模块拆分成对称布置模块以及非对称布置模块;采集各个非对称布置模块分别对应的重量信息,并根据重量信息计算出每一非对称布置模块分配至整车三维壳体模型的每个车轮中的轮荷;逐一计算出若干非对称布置模块分别施加于每个车轮上的总轮荷,并根据总轮荷调整若干非对称布置模块在整车三维壳体模型中的布置位置,以使整车三维壳体模型中的左右两侧总轮荷的大小相等或者相似。本申请能够有效的避免车辆左右两侧不等高的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模块布置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并且已经成为了人么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现如今,随着汽车的功能日益增多,使得汽车内部的零部件也日益增多,并且汽车在设计的过程中,很多零部件也做不到对应的对称设计,从而会出现车辆质心偏离车辆的对称面,同时悬挂系统在对称设计时,由于左右轮荷的不一致,也会出现车身姿态左右不等高的问题。
现有的车企为了解决车身姿态左右不等高的问题,大部分将悬挂系统的弹性件进行左右差异化设计,然而,由于悬挂弹性件的种类繁多,同时需要考虑悬挂弹性件的多种物理参数,导致大幅增加了车辆制造的难度,对应降低了车辆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悬挂弹性件的种类繁多,同时需要考虑悬挂弹性件的多种物理参数,导致大幅增加了车辆制造难度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模块布置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预设程序构建出整车三维壳体模型,并获取与所述整车三维壳体模型适配的若干车辆模块;
获取若干所述车辆模块分别对应的布置信息,并根据所述布置信息将若干所述车辆模块拆分成对称布置模块以及非对称布置模块;
采集各个所述非对称布置模块分别对应的重量信息,并根据所述重量信息计算出每一所述非对称布置模块分配至所述整车三维壳体模型的每个车轮中的轮荷;
逐一计算出若干所述非对称布置模块分别施加于每个所述车轮上的总轮荷,并根据所述总轮荷调整若干所述非对称布置模块在所述整车三维壳体模型中的布置位置,以使所述整车三维壳体模型中的左右两侧总轮荷的大小相等或者相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获取布置信息能够有效的区分出车辆模块中的对称布置模块以及非对称布置模块,进一步的,采集每个非对称模块的重量信息,并进一步根据该重量信息计算出施加于每个车轮上的总轮荷,从而能够根据每个车轮上的总轮荷的大小对应调整上述非对称布置模块的位置,最后就能够使当前整车三维壳体模型的左右两侧的总轮荷的大小相等或者相似,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车辆左右两侧的车身姿态不等高的现象,提升了车辆的研发效率,对应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布置信息将若干所述车辆模块拆分成对称布置模块以及非对称布置模块的步骤包括:
提取出所述布置信息中包含的整车边界条件信息以及模块性能要求信息,并根据所述整车边界条件信息以及所述模块性能要求信息分析出每一所述车辆模块在所述整车三维壳体模型中的初始布置位置;
提取出与所述整车三维壳体模型对应的中轴面,并逐一检测出每一所述车辆模块对应的初始布置位置与所述中轴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包括对称布置关系以及非对称布置关系;
若检测到所述车辆模块对应的初始布置位置与所述中轴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所述对称布置关系,则判定当前车辆模块为所述对称布置模块;
若检测到所述车辆模块对应的初始布置位置与所述中轴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所述非对称布置关系,则判定当前车辆模块为所述非对称布置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48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