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菜类水培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29242.3 | 申请日: | 202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5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来;张建军;陈北斗;何伯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空港人工智能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G5/2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451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菜类 水培 营养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菜类水培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叶菜类水培营养液包括溶液A和溶液B,溶液A由硝酸钙、硝酸钾和水制成,每升水中的添加原料质量为:硝酸钙30‑40g、硝酸钾40‑45g;所述溶液B由磷酸二氢氨、硫酸镁、螯合铁、硫酸锰、硼酸、硫酸锌、硫酸铜、钼酸铵和水制成,每升水中添加的原料质量为磷酸二氢氨7.5‑8g、硫酸镁24‑25g、螯合铁2‑2.5g、硫酸锰0.2‑0.25g、硼酸0.2‑0.3g、硫酸锌0.02‑0.03g、硫酸铜0.008‑0.01g、钼酸铵0.002‑0.003g。本发明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高通用叶菜类的产量,具有高效的产业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菜类水培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类不依靠培养液灌溉、仅借助清水灌溉植株根处的栽培技术。与其他栽培技术相比较,无土栽培技术具备低成本、集约高效化的优势,并且很适用我国基本国情,更有益于我国农业科技的协调发展。水培的工作原理是使营养液不断的在作物根系循环流经,确保作物的水分、营养和氧气的供给。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闭环式循环系统,这种循环系统的好处是可以有效的让植物充分吸收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能够做到不浪费资源且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同时规避了土壤栽培时经常遇到的病虫害。与传统土壤栽培相比,水培叶菜可人工控制温度等必要的条件,水培叶菜长势及品相都较好,同时病虫害叶相对减少很多,而且实施的方法简便、易操作,目前在实际运用中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所调配出的营养液配方几乎都是对单一产品进行培育,对叶菜通用型的营养液较少,也不能保证各个叶菜都适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叶菜类水培营养液及其制作方法,其主要目的为叶菜类蔬菜提供一种通用型营养液,以供叶菜类蔬菜在生长速度及其蔬菜具有的营养成分方面有所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叶菜类水培营养液,包括溶液A和溶液B;
所述溶液A由硝酸钙、硝酸钾和水制成,每升水中添加的原料质量为:硝酸钙30-40g、硝酸钾40-45g;
所述溶液B由磷酸二氢氨、硫酸镁、螯合铁、硫酸锰、硼酸、硫酸锌、硫酸铜、钼酸铵和水制成,每升水中添加的原料质量为磷酸二氢氨7.5-8g、硫酸镁24-25g、螯合铁2-2.5g、硫酸锰0.2-0.25g、硼酸0.2-0.3g、硫酸锌0.02-0.03g、硫酸铜0.008-0.01g、钼酸铵0.002-0.003g。
所述水培营养液之所以要分成溶液A和溶液B,是因为这样可以避免一些物质在使用前混合发生反应,导致营养液失效。溶液A和溶液B中包含的原料各不相同,它们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溶液A中包含的是微量元素和一些基础营养元素,比如硝酸盐等。这些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基础养分。而溶液B中包含的一些微量元素,如铁和锌等,这些元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开花,提高产量和品质。在溶液A和溶液B中,各个组分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比如,硝酸盐和磷酸盐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而钾盐则可以增加植物的抗病性和适应性,提高产量和品质。
本发明中的水培营养液能够作为通用型营养液主要是以下几种元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元素之一,可以促进植物的茎叶生长;磷则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和花果形成;钙和镁则能够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和叶片形成,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而钾则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开花,增加产量和品质。铁则是植物合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可以增加叶绿素的含量,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锌和锰则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和适应性。
因此,本发明中的水培营养液中所含的这些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可以作为通用型营养液使用,为植物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
优选的,在使用时,将溶液A和溶液B分别稀释400倍后再混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空港人工智能研究院,未经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空港人工智能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292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重力跑台柔性升降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多星适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