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装配式钢筋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715190.4 | 申请日: | 2023-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6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胡宝琳;李宇华;徐宇豪;左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俊俊 |
| 地址: | 20044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装配式 钢筋 连接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装配式钢筋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调节钢筋连接器操作复杂、由人工操作完成、生产效率低下,无法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智能装配式钢筋连接器由智能对接装置与智能找寻装置构成;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螺纹套筒内壁设置的螺纹槽与钢筋螺纹连接;S2:确保上述步骤安装稳固后按动开始按钮,装置自动完成对接任务;S3:检查对接情况,对接完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简易化、自动化、智能化调节偏差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装配式钢筋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装配式建筑理论与技术的完善,装配式建筑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装配式建筑通过工厂批量生产,现场组装而成。因为其工厂化生产,所以构件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有效降低,同时提升效率。
现有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钢筋连接,主要分为湿式连接和干式连接。其中湿式连接主要以套筒灌浆为主,而套筒灌浆存在灌浆质量难以控制,且灌浆过程需要复杂人工操作等问题。干式连接主要有螺栓连接、机械连接等方式,在实际施工时,由于预制构件预留钢筋相对位置存在偏差,易造成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的钢筋不对位、间距长短不一等问题,而现有的钢筋连接器缺少一定的偏差调节功能,无法自动化实现定位偏差的钢筋连接,给实际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且操作复杂、由人工操作完成、生产效率低下,无法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
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发明面临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装配式钢筋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智能装配式钢筋连接器由智能对接装置与智能找寻装置构成;解决了现有调节钢筋连接器操作复杂、由人工操作完成、生产效率低下,无法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智能装配式钢筋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分为智能对接装置、智能找寻装置。
所述智能对接装置包括智能抓取装置、智能紧固装置和对接旋转顶升装置。所述智能抓取装置具有四个带凹槽的可伸缩环形卡钳,顶部有带螺纹的开孔。所述智能紧固装置安装在智能抓取装置上,可在对接完成后收紧,起到紧固作用。所述对接旋转顶升装置安装于智能抓取装置末端,通过顶升旋转使得钢筋旋入套筒内。所述智能找寻装置包含竖向智能旋转顶升装置、横向智能旋转顶升装置与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智能控制装置顶部装有智能钢筋识别装置,内部包含电池、电机驱动装置与逻辑处理单元,可由电机驱动竖向智能旋转顶升装置或横向智能旋转顶升装置智能顶升与收回,或绕轴旋转。所述逻辑处理单元负责处理钢筋识别装置所测得的距离方位数据,得到所需调整的参数并控制电机驱动进行调节。所述竖向旋转顶升装置连接对接旋转顶升装置。所述横向旋转顶升装置与螺纹套筒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智能控制装置与竖向旋转顶升装置组成竖向调节段。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智能控制装置与横向旋转顶升装置组成横向调节段。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智能控制装置、竖向旋转顶升装置与对接旋转顶升装置组成连接器的钢筋偏角调节段。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智能控制装置、智能紧固装置、智能抓取装置与对接旋转顶升装置对接节段。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智能调节钢筋连接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将螺纹套筒通过套筒内壁的螺纹与钢筋二进行螺纹连接;
S2:接着按动连接器上的开始按钮,逻辑处理单元启动并进行自检;
S3:接着逻辑处理单元根据智能控制装置上安装的智能钢筋识别装置所测得的定位数据,自动计算所需调节的对接偏位以及对接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151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