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VDS串行总线的有源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电路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715188.7 | 申请日: | 2023-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66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宁宁;杨鹏;张浩斌;甘洋;成章;刘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B7/0408 | 分类号: | H04B7/0408;H01Q23/00;H01Q3/00;H01Q2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舒盛 |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lvds 串行 总线 有源 相控阵 天线 波束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LVDS串行总线的有源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电路,包括:设置在波束控制单元中的主控处理器FPGA;以及集成在T/R组件中的LVDS串并转换电路和T/R通道控制电路;所述主控处理器FPGA和T/R通道控制电路均与LVDS串并转换电路连接;所述T/R通道控制电路与T/R组件中的各个T/R通道连接。本发明的传输方式更加稳定可靠,可有效减少离散控制线数量,从而使阵列分机的成本更优、功耗更低、体积更小、电磁兼容性更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源相控阵天线阵列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LVDS串行总线的有源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近10年来,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有源相控阵天线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该技术在雷达、卫星通信、导引头、电子战及5G通信等领域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随着相控阵天线阵元规模的扩大,如在上千个阵列单元的大规模有源相控阵天线控制领域,波束控制单元与T/R收发组件之间的控制接口数量成倍数增加,传统的基于SPI控制接口的有源相控阵天线阵列控制电路架构正面临着可靠性、成本、功耗、体积等多个维度的困难和挑战。
传统的有源相控阵天线工程实现中,波束控制单元与T/R组件之间通常采用多对点对点的SPI控制线来实现T/R组件的移相、衰减及开关电控制等功能。通常情况下,SPI控制线数量与T/R组件的通道数成倍数关系。比如一个8通道T/R组件所需的控制线数量多达10个,一个16通道的T/R组件的控制接口控制线数量则高达20个。因此,传统有源相控阵天线控制由于系统有很多的离散控制线,对于有上千个阵列单元的大规模有源相控阵天线更是如此。这就意味着大规模阵列波束控制单元的主控处理器(一般为FPGA)需要数量上千的低频I/O接口、更多片的FPGA器件、更复杂的接口配置电路、更多的DC/DC电源转换网络、更多的低频互联电缆、更强的电磁干扰因素。这些因素,会对有源相控阵天线阵列的可靠性、成本、功耗、体积、电磁兼容性等维度产生严峻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LVDS串行总线的有源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电路,以解决传统有源相控阵天线控制会对有源相控阵天线阵列的可靠性、成本、功耗、体积、电磁兼容性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LVDS串行总线的有源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电路,包括:
设置在波束控制单元中的主控处理器FPGA以及集成在T/R组件中的LVDS串并转换电路和T/R通道控制电路;
所述主控处理器FPGA和T/R通道控制电路均与LVDS串并转换电路连接;所述T/R通道控制电路与T/R组件中的各个T/R通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LVDS串并转换电路包括LVDS串行数据接收器、LVDS同步时钟接收器、解串器、输出锁存单元、时序控制单元、锁相环和电源控制单元;
LVDS串行数据接收器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处理器FPGA的LVDS串行数据输出端;LVDS串行数据接收器的输出端依次经解串器和输出锁存单元连接各个T/R通道控制电路;
LVDS同步时钟接收器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处理器FPGA的LVDS同步时钟输出端;LVDS同步时钟接收器的输出端经锁相环连接时序控制单元;时序控制单元连接解串器、输出锁存单元以及各个T/R通道控制电路的同步时钟接收端。
作为优选,主控处理器FPGA能够控制LVDS串行数据接收器的电源控制单元,使得LVDS串行数据接收器实现低功耗工作模式。
作为优选,主控处理器FPGA对输出锁存单元的驱动能力配置为24mA、12mA、8mA或4mA。
作为优选,所述主控处理器FPGA与LVDS串并转换电路采用LVDS串行总线连接。
进一步的,当有多个T/R组件时,采用对应数量的LVDS串并转换电路,每个LVDS串并转换电路连接一个T/R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151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