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组合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07328.6 | 申请日: | 2023-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3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李广涛;李明哲;李铭铭;曹丽华;李秀丽;常明玥;周靖翔;罗潇宇;孙高成;赵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科院环境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B09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张焱 |
地址: | 300456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石油 污染 土壤 生物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组合及其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生物组合包括食细菌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和石油烃降解菌;所述石油烃降解菌包括A.dieselolei。本发明通过添加特定的和食细菌线虫有较强相关性的石油烃降解菌,使之成为污染土壤中的优势菌属,增加食细菌线虫对石油降解菌的互作几率,从而更好的利用线虫对石油降解菌的刺激效应,强化其降解效果。经过反复试验,发现,食细菌线虫和A.dieselolei的组合,表现出很强的降解石油烃的能力,因此,可以选定食细菌线虫和A.dieselolei用于协同治理土壤中的石油烃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组合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石油是由数百万年来埋藏在地下的有机质经过热演化得到的,原油从地下开采出来,经过蒸馏等工艺处理后被加工成各种化工产品。石油烃主要由碳和氢2种元素组成,除此之外还含有一定量的氮、硫、氧及微量元素。原油不是一种均质材料,不同的原油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降解性能。
石油污染物进入土壤后,能够改变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和结构,引起土壤有机质的碳氮比和碳磷比发生变化。另外,由于石油污染物易黏着于土壤上,且有较强的疏水性,石油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会堵塞土壤的孔隙,使土壤的透水性能受到抑制。此外,石油烃中的沥青质和胶质会在土壤环境中稳定存在,导致土壤结块变硬,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石油污染物还会影响农作物生长,主要表现为发芽出苗率下降,生育期推迟,贪青晚熟,结实率下降,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等。石油中富含反应基,能与无机氮、磷结合并限制硝化作用和脱磷酸作用,从而使土壤有效氮、磷浓度减少,影响作物的吸收。石油还会黏着在植物的根表面,形成黏膜,阻碍根系的呼吸与吸收,引起根系腐烂,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甚至造成作物的死亡,使作物减产。另外,石油类物质进入土壤后,经过土壤生态系统的一系列作用,在土壤和作物各部分都有残留,影响粮食质量,使粮食的品质下降。此外,石油中不易被土壤吸附的组分可能随降水渗透到地下水,污染浅层地下水环境,影响饮用水水质,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总之,石油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持久的、难以修复的危害,给被污染地区的土壤生态、农作物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有效地治理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组合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生物组合可以有效降解石油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组合,所述生物组合包括食细菌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和石油烃降解菌;
所述石油烃降解菌包括A.dieselolei。
进一步地,所述食细菌线虫和所述石油烃降解菌的数量比为(2500-10000)条:1011CFU。
优选地,所述食细菌线虫和所述石油烃降解菌的数量比为5000条:1011CFU。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生物组合在制备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产品,包括上述的生物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生物组合或生物产品在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对所述石油烃污染土壤施用上述的生物组合或生物产品,进行土壤修复的步骤。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科院环境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科院环境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07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