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果蔬制品中多种真菌毒素污染物残留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06108.1 | 申请日: | 2023-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9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梁江;刘柏林;张磊;谢继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余莹 |
地址: | 10002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制品 多种 真菌 毒素 污染物 残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果蔬制品中多种真菌毒素污染物残留量的方法,其包括步骤:将果蔬制品经乙腈‑水‑乙酸溶液或乙腈‑乙酸溶液提取后;将得到的第一次上清液与超纯水混合稀释后再进行离心处理,吸取第二次上清液;将第二次上清液加入含有supgt;13/supgt;C标记的真菌毒素同位素内标混合液的内插管中,混匀后采用UPLC‑MS/MS方法测定待测果蔬制品中多种真菌毒素污染物残留。本发明采用基质稀释法,结合稳定同位素内标定量,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果蔬制品中8种真菌毒素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可校正基质效应、有效提高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且该方法样品前处理步骤简便、经济实用,适用于果蔬制品中多种真菌毒素的高通量快速测定,保障食品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物残留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定果蔬制品中多种真菌毒素污染物残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真菌毒素是产毒丝状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细胞毒性及肝毒性、神经毒性等危害。由于温度、气候的影响,蔬菜、水果等作物在收获、储存、加工、运输过程容易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积累在果蔬制品中的真菌毒素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且会经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核桃仁、花生仁、葡萄干等坚果仁和干制水果混合搭配而成的休闲食品广受消费者青睐,但是干制水果的含水量较高,富含油脂和糖分,加快受潮霉变的速度,产生的真菌毒素种类繁多且协同共生,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用于果蔬及制品中多种真菌毒素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应用于多种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为主流方法。LC-MS/MS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二级质谱可有效排除假阳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谷物及其制品、中草药与食用油基质中真菌毒素的分析,这些分析方法的样品前处理采用了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和QuEChERS法等,而液液萃取法与固相萃取法操作步骤繁琐,耗时较长,不适合批量样品的检测,QuEChERS法步骤较简单,但需要选择合适的吸附剂,不同的吸附剂材料分析净化的待测物不同,不适用于多种真菌毒素的同时测定。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定果蔬制品中多种真菌毒素污染物残留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不能精准、高效的同时测定果蔬制品中多种真菌毒素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测定果蔬制品中多种真菌毒素污染物残留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将固态或半固态果蔬制品置于离心管中并加入乙腈-水-乙酸溶液,依次进行涡旋振荡、超声处理、离心处理后,吸取第一次上清液;或者将液态果蔬制品进行超声脱气处理后置于离心管中并加入乙腈-乙酸溶液,依次进行涡旋振荡、离心处理后,吸取第一次上清液;
将所述第一次上清液与超纯水混合稀释后再进行离心处理,吸取第二次上清液;
将所述第二次上清液加入含有13C标记的真菌毒素同位素内标混合液的内插管中,混匀后采用UPLC-MS/MS方法测定待测果蔬制品中多种真菌毒素污染物残留,所述多种真菌毒素污染物残留包括: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赭曲霉毒素A、T-2毒素、HT-2毒素以及展青霉素。
所述测定果蔬制品中多种真菌毒素污染物残留的方法,其中,所述乙腈-水-乙酸溶液中,乙腈、水和乙酸的体积比为:84:15:1。
所述测定果蔬制品中多种真菌毒素污染物残留的方法,其中,所述乙腈-乙酸溶液中,乙腈和乙酸的体积比为9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未经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061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