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熔型可回收U型锚索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01449.X | 申请日: | 202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6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周爱兆;查文杰;郑齐;黄献文;包星宇;刘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76 | 分类号: | E02D5/76;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金诗琦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熔型 可回收 型锚索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热熔型可回收U型锚索,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绳(1)、钢绞线(5)、挤压式加热器(6)、锚头(8)、点火器(9)和金属夹片(10);所述传动绳(1)伸入锚头(8)内并与点火器(9)相连;所述锚头(8)内部设置用于容纳挤压式加热器(6)、点火器(9)的空腔,外表面设置用于钢绞线(5)、金属夹片(10)嵌固的凹槽(11);所述钢绞线(5)从两侧嵌入凹槽(11)并与衬套(12)相连;所述衬套(12)与金属夹片(10)相连;所述点火器(9)包括弹簧限位器(901)、弹簧(902)、撞针(903)、传动杆(904)和传动杆限位器(905),所述弹簧(902)的一端与弹簧限位器(901)相连,另一端与撞针(903)相连,所述传动杆(904)与传动绳(1)相连,所述传动杆(904)、传动杆限位器(905)、传动绳(1)用于固定或释放撞针(903);所述撞针(903)能够通过撞击引燃挤压式加热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熔型可回收U型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式加热器(6)包括约束外壳(601)、底火(602)、引火孔(603)、引火条(604)、助燃剂(605)、导热剂(606)和底盖(607),所述约束外壳(601)内沿着远离撞针(903)的方向依次设置底火(602)、引火孔(603)、助燃剂(605)、导热剂(606)和底盖(607),所述引火条(604)的一端穿过引火孔(603),另一端嵌入导热剂(6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熔型可回收U型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607)由热熔型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熔型可回收U型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火条(604)为镁条,所述助燃剂(605)为氯酸钾。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熔型可回收U型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剂(606)包括铝粉、三氧化二铁粉和硅铁粉,所述铝粉的粒径为1~2微米,所述三氧化二铁粉的粒径小于1微米,所述硅铁的粒径为1~2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熔型可回收U型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绳(1)、钢绞线(5)远离锚头(8)的一端均依次穿过锚墩(4)、垫座(3)、外锚具(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熔型可回收U型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绳(1)、钢绞线(5)上均套设PVC套管(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熔型可回收U型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绳(1)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熔型可回收U型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绳(1)的表面光滑且外表面涂有膏状润滑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热熔型可回收U型锚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让弹簧(902)处于压缩状态,传动杆(904)通过传动杆限位器(905)限制转动,使其一端抵住撞针(903)阻止弹簧(902)伸长,此时,弹簧(902)、撞针(903)、传动杆(904)和传动杆限位器(905)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接着传动绳(1)固定在传动杆限位器(905)上;
步骤二,在撞针(904)正下方位置安装挤压式加热器(6),挤压式加热器(6)与撞针(904)的距离小于弹簧(902)完全伸长距离,所述底盖(605)与锚头(8)底部的距离小于3cm;
步骤三,将PVC套管(7)嵌套在钢绞线(5)和传动绳(1)上,嵌套有PVC套管(7)的钢绞线(5)沿着锚头(8)上的凹槽(11)设置,并在锚头(8)底部中间位置通过内嵌衬套(12)的金属夹片(10)连接固定;
步骤四,将锚头(8)安装至钻孔内,传动绳(1)延伸至孔外,并向钻孔内注浆;
步骤五,当注浆材料达到设计强度的75%且大于15MPa后,张拉钢绞线(5),使其达到设计拉力后锁定钢绞线(5);
步骤六,在锚索回收阶段,向外拉动传动绳(1),传动绳(1)带动传动杆(905)逆时针转动后与撞针(903)分开,此时弹簧(902)不受限制并伸长释放弹性势能使撞针(903)撞击挤压式点火器(6),燃烧产生高温使衬套(12)熔化,解除钢绞线(5)的约束;
步骤七,将分离开的钢绞线(5)从PVC套管(7)中抽出,整理以备下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014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