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纶织带前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96426.4 | 申请日: | 202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6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庄小兰;蓝舟;余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求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613 | 分类号: | D06P1/613;D06P1/52;D06P1/62;D06P3/52;D06P5/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刘小勤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后溪镇***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织带前 处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涤纶织带前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涤纶织带前处理液包括表面活性剂、消泡剂、渗透剂、防浮色剂、硫酸氢铵、丙烯酸共聚物,余量为水。其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化学类属于特殊高分子物,pH值:7±1,属于阴非离子性,不含APEO及各种禁限物质,同时可显著提高喷墨印花的印制效果,简化生产过程,节约生产成本,防止墨水渗化,达到的色量与花型精度的完美结合。采用涤纶织带前处理液对涤纶织带处理后,可以直接对织带进行直喷印花,无需水洗发色,大大减少了废水的产生,具有环保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涤纶数码印花技术,尤其是一种涤纶织带前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织带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恢复能力,经久耐用,且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耐光性,主要应用于箱包,腰带,宠物带,汽车安全带等产品。涤纶织带印花技术主要包括两种:丝网印花、数码转移印花和数码喷印工艺。
其中,数码转移印花是将需要印制的花型图案经过图像软件处理后,用特定种类的印花墨水印制在特殊的转移印花纸上形成花型图案薄膜,经由转印纸将花型图案转印到织物表面。其主要操作过程为:电脑制图→数码打印到打印纸→打印纸与面料贴合→通过高温(260℃)热压至织物上。热转移印花通过转印纸印到织物上,全过程无需用水,但是消耗大量的转印纸。
数码直喷印花工艺是将墨水直接喷在布料上,然后进行后续处理,其主要操作过程为:上浆→印花→发色(蒸化→水洗→固色→烘干),其中上浆和发色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因此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其中,上浆是为了防止喷印到织物表面的染料渗化,从而获得清晰的图案;第二是为了促进染料在湿热状态下和纤维结合,从而获得一定的色深度和色牢度。上浆处理中浆料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印花质量,如染料在织物上的渗透、渗化性能,印花图案的轮廓清晰度和染料的得色量等。发色即蒸化,使印花织物完成纤维和色浆膜的吸湿和升温,加速染料的上染,使染料扩散进入纤维内部且固着于纤维上。因此,现有的工艺中上浆和发色是必不可少的,随之而来的废水数量大、处理难,如何降低涤纶织物数码印花过程中的污染和消耗,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专利申请CN110733261A公开了一种开了织带数码印花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防红外线功能织带用数码双面对位印花生产线,依次包括织带车、织带进带装置、双面上浆印花装置、织带同步驱动辊、烘干固色箱、水洗装置、烘干冷却箱和织带装收集车,双面上浆印花装置包括一组进出压辊、一组换向导辊,进出压辊和换向导辊构成织带的U形弯折回路,U形弯折回路上方依次设置有上浆打印机、伺服调宽机构和织带数码印花机,U形弯折回路下方依次设置有上浆打印机、伺服调宽机构、数码印花机和红外预烘干装置,该装置可一次性完成双面印花,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耗能,并且能够实现双面定位有效控制双面图案错位率。但是该装置在进行生产时,上浆、发色固色、水洗装置都会产生一定量的印染废水,需要对其进行额外的处理,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涤纶织带数码直喷印花技术中产生大量废水的问题,提供一种涤纶织带前处理液,织带经过前处理后,可显著提高喷墨印花的印制效果,直接进行直喷印花,直喷印花后无需水洗发色,简化生产过程,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经过前处理液处理后,能有效改善涤纶纤维对喷墨墨水的吸收,可使微小的墨滴在与纤维保持结合的同时,防止墨水渗化,达到得色量与花型精度的完美结合。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涤纶织带前处理液,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表面活性剂2-8%、消泡剂1-3%、渗透剂3-8%、防浮色剂3-10%、硫酸氢铵1-3%、丙烯酸共聚物10-20%,余量为水。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表面活性剂3-6%、消泡剂2-3%、渗透剂4-8%、防浮色剂4-8%、硫酸氢铵1-3%、丙烯酸共聚物10-15%,余量为水。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表面活性剂4%、消泡剂3%、渗透剂6%、防浮色剂6%、硫酸氢铵2%、丙烯酸共聚物12%,余量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求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求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964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压路机
- 下一篇:一种SQ电感绕线与线头拉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