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商用车用双电机电驱动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93573.6 | 申请日: | 2023-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0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发勇;曹飞;魏复超;刘义;张海涛;高涛;梁豪;李鸿蒙;牛玉豪;赵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B60K17/04;B60K17/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崔方方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用 车用双电 机电 驱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商用车用双电机电驱动系统及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本系统采用双电机结构,由双电机提供动力,利用换挡组件将一轴与被动传动组件连接,实现直接挡输出,或者,换挡组件将主动传动组件与被动传动组件相连,实现多挡输出,最终通过被动传动组件将动力传递给差速器,以实现对整车的驱动,通过多挡与直接挡的切换,当车辆高速运行时可选用直接挡实现高效率运行,提升了传动效率,有利于提升续航能力,通过两个电机参数及变速箱速比的合理匹配,可以使两个电机在绝大多数工况下都工作在高效区,节省电能,增加车辆续航里程;本系统原理简单,可满足多种工况,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商用车用双电机电驱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和全球气候条件的的不断恶化,汽车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大户,汽车实现电动化是大势所趋,而对于商用车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一辆商用车排放污染物相当于轿车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而目前商用车电动化明显落后于乘用车行业,即使电动化产品也只是简单的将发动机变为电机,传动效率、集成度、自重都相对较低。当前的商用车大多数采用单电机驱动,单电机的商用车主要问题体现在其续航能力上,无法满足商用车的长途需求,这一点与传动效率直接相关,因此,传动效率的提升对于商用车电动化行业尤为关键。
由此可见,现有的商用车驱动系统,由于自身的结构设计原因,很难具备较高的传动效率,导致续航能力不足,整车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商用车用双电机电驱动系统及方法,通过集成化设计和结构型优化,使其具备较高的传动效率,提升了续航能力,提高了整车性能。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商用车用双电机电驱动系统,包括电机Ⅰ和电机Ⅱ;
所述电机Ⅰ的输出端和所述电机Ⅱ的输出端并联连接于齿轮组上;
所述齿轮组一端连接有中间轴,另一端连接有一轴,所述电机Ⅱ通过所述一轴与齿轮组相连;
所述中间轴连接有主动传动组件;
还包括:用于将所述一轴或所述主动传动组件动力进行传递的被动传动组件;
所述被动传动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实现多挡输出或直接挡输出的换挡组件;
所述被动传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有差速器。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组包括与所述电机Ⅰ相连的第一对齿轮以及与所述电机Ⅱ相连的第二对齿轮;所述第一对齿轮和所述第二对齿轮分别与所述中间轴啮合相连;所述一轴与所述第二对齿轮啮合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传动组件包括啮合连接于所述中间轴上的三挡主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和一挡主动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被动传动组件包括二轴以及啮合连接于所述二轴上的一挡被动齿轮、二挡被动齿轮和三挡被动齿轮;所述一挡被动齿轮与所述一挡主动齿轮相对应;所述二挡被动齿轮与所述二挡主动齿轮相对应;所述三挡被动齿轮与所述三挡主动齿轮相对应;所述二轴的输入端与所述一轴相对应,输出端通过减速组件与所述差速器相连;所述换挡组件套设于所述二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组件包括与所述二轴的输出端啮合连接的减速齿轮对Ⅱ;所述减速齿轮对Ⅱ依次啮合连接有轴Ⅲ、减速齿轮对Ⅰ、轴Ⅱ和主减速主动齿轮;所述主减速主动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啮合相连;所述差速器的末端连接有主减速被动齿轮,左端连接有左半轴,右端连接有右半轴。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组件包括与所述二轴的输出端啮合连接的主减速主动齿轮;所述主减速主动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啮合相连;所述差速器的末端连接有主减速被动齿轮,左端连接有左半轴,右端连接有右半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93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