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道路及其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安全警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65972.1 | 申请日: | 202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9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代振忠;史春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振忠 |
主分类号: | E01F9/608 | 分类号: | E01F9/608;E01F9/623;E01F9/646;E01F9/692;E01F9/6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汉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11 | 代理人: | 韩志伟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道路 及其 交通安全 设施 施工 安全 警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道路及其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安全警示装置,所述安全警示装置中,第一矩形警示板的第一长条形侧面中部开设螺纹孔,第一长条形侧面上螺纹孔的上、下方分别开设插孔;第二矩形警示板的长条形侧板内壁固定两根插接杆,将第一矩形警示板安插在第二矩形警示板内时,两根插接杆对应插入两个插孔;第二矩形警示板的第一长条形侧面开设中心孔,中心孔内设置紧固环,第二螺杆贯穿紧固环,紧固环用于紧固第二螺杆且限定第二螺杆只能原地转动,将第一矩形警示板安插在第二矩形警示板内时,第二螺杆螺旋安装于螺纹孔内,形成螺纹连接。所述安全警示装置的宽度可调节,使得施工的道路较宽时对过往车辆和行人也能维持较佳的警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警示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道路及其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安全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各种道路上的通行车辆数量快速增长,给道路交通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为满足行车需要,新建的道路也越来越多,道路及其各种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维护成为道路上的常态现象,常见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路面标线、护栏、隔离栅、路面照明设备、视线诱导标、防眩设施等。在与道路及其交通安全设施相关的各种施工、维护过程中过往车辆需要减速绕行以保证行车安全及施工人员、过往行人的安全,为此需设置安全警示装置对过往车辆、过往行人进行有效的警示,但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施工的道路较宽时因现有安全警示装置不能进行宽度调节导致对过往车辆、过往行人的警示效果不佳,此外,现有安全警示装置尺寸较大、移动不便,且工人搬运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道路及其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安全警示装置,其包括安全警示机构,安全警示机构包括第一矩形警示板、第二矩形警示板,且第一矩形警示板于第二矩形警示板的一侧安插于第二矩形警示板内;
其中,
第一矩形警示板的第一长条形侧面中部设有一个螺纹孔,且第一长条形侧面上在螺纹孔的上、下方均开设一个与螺纹孔平行的插孔,螺纹孔和插孔均垂直于第一长条形侧面;
第二矩形警示板为匚形空膛壳体,包括长条形侧板、第一面板和与第一面板相对的第二面板,长条形侧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围成上下贯通匚形空膛壳体的空膛滑槽,长条形侧板的内壁固定两根插接杆,两根插接杆横穿空膛滑槽,将第一矩形警示板安插于第二矩形警示板内时,两根插接杆分别对应插入两个插孔;
第二矩形警示板的长条形侧板设有中心孔,中心孔内设置有紧固环,第二螺杆贯穿紧固环,且第二螺杆垂直于长条形侧板并横穿空膛滑槽,紧固环用于紧固第二螺杆且限定第二螺杆只能在空膛滑槽内原地转动,在将第一矩形警示板安插于第二矩形警示板内时,把第二螺杆螺旋安装于螺纹孔内。
进一步地,第二螺杆远离第二矩形警示板的一端设置把手。
进一步地,包括移动支撑机构。
进一步地,移动支撑机构有两个且结构相同,两个移动支撑机构分别位于第二矩形警示板的长条形侧板的第一底端、与第一底端相对的第一矩形警示板第二长条形侧面的第二底端。
进一步地,移动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块、支撑脚架;
其中,
固定块固定安装在第一底端或者第二底端,固定块的部分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形成贯通固定块的收纳槽,固定块未开设收纳槽的部分下表面设有万向滑轮;
支撑脚架的上表面设有凹孔,凹孔内转动套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上表面沿限位板的厚度方向安装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贯穿且螺纹连接于固定块,支撑脚架的上表面设有导向杆,导向杆沿支撑脚架的厚度方向设置且与固定块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包括可拆卸警示灯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振忠,未经代振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65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