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搪塑工艺的热塑性弹性体的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645762.6 | 申请日: | 2023-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2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聚威共混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06 | 分类号: | B29C41/06;B29C41/34;B29C41/52;B29C4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叶鑫 |
地址: | 215611 江苏省苏州市塘桥镇富民中路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工艺 塑性 弹性体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搪塑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搪塑工艺的热塑性弹性体的成型方法,包括:搪塑工作准备,工作准备单元根据原料在预设工作温度下的流动性确定搪塑模具的基础工作温度;根据目标成品的三维模型各相邻平面间平面夹角的角度判定结构粘结力弱区域;根据平面夹角的角度判定针对结构粘结力弱区域的温度补偿调节后的温度;根据目标成品的三维模型的结构粘结力弱区域数量确定双向搪塑装置调节后的横轴旋转速度;搪塑工作开始,双向搪塑装置进行预热操作,加热至预设预热温度时将原料投入至双向搪塑装置;旋转塑化;冷却脱模;取件换模;成型分析;克服现有技术中搪塑工艺由于制造设备工作参数选择问题导致制品厚度不均以及质量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搪塑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搪塑工艺的热塑性弹性体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搪塑又称为涂凝成型。它是用糊塑料制造空心软质制品的一种重要方法。搪塑的优点是设备费用低,生产速度高,工艺控制简单,但制品的厚度、质量等的准确性较差。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858934B公布了一种汽车内饰件搪塑生产线,包括一搪塑框架,在搪塑框架内依次分布加热炉、搪塑床、预加热机构、中间转换组件、冷却组件及脱模组件,在搪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排风组件,在中间转换组件的侧端设置有一换模组件,在搪塑框架上端还设置有将模具在各个工序中转换的转运组件,在搪塑框架的侧端位于加热炉与搪塑床旁侧还设置有并列分布的上料组件、粉箱移载组件,且上料组件、粉箱移载组件与换模组件均设置于搪塑框架的同一侧。由此可见所述一种汽车内饰件搪塑生产线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汽车内饰件的搪塑生产易存在由于原料涂敷厚度不均以及温度不合适导致的产品表皮厚度不均以及存在波纹的问题,由此搪塑模具的旋转角度、旋转速度以及模具温度均需根据实际生产效果进行参数的优选设置,但是所述一种汽车内饰件搪塑生产线以及现有技术并未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搪塑工艺的热塑性弹性体的成型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搪塑工艺由于制造设备工作参数选择问题导致制品厚度不均以及质量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搪塑工艺的热塑性弹性体的成型方法,包括:
搪塑工作准备,工作准备单元根据原料在预设工作温度下的流动性确定搪塑模具的基础工作温度;
建立目标成品的三维模型,根据三维模型各相邻平面间平面夹角的角度判定两平面相邻区域是否为结构粘结力弱区域;
工作准备单元根据所述平面夹角的角度与预设角度阈值的角度差值判定针对结构粘结力弱区域的温度补偿调节后的温度;
工作准备单元根据目标成品的三维模型的结构粘结力弱区域数量确定双向搪塑装置调节后的横轴旋转速度,且在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时,根据结构粘结力弱区域与纵轴旋转中心的距离判定是否对双向搪塑装置的纵轴旋转速度进行调整;
搪塑工作开始,双向搪塑装置进行预热操作,加热至预设预热温度时将原料投入至双向搪塑装置;
旋转塑化,控制双向搪塑装置进行旋转且旋转过程中双向搪塑装置的温度固定,以使得融化的原料贴合至双向搪塑装置的模具内壁;
冷却脱模,在模具旋转次数达到预设旋转次数时停止旋转并送入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冷却时长达到预设冷却时长时人工进行脱模;
取件换模,其中,换模前需对模具进行清洗;
成型分析,成型分析单元根据目标成品的合格度判定目标成品是否合格,目标成品不合格时,成型分析单元将根据目标成品的厚度分布判定是否对双向搪塑装置的纵轴旋转中心的位置进行调节;
成型分析单元根据目标成品的波纹分布确定双向搪塑装置的横轴倾斜角度的调节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聚威共混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聚威共混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457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PT攻击溯源图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真空绝热管性能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