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640903.5 | 申请日: | 2023-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8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冠华;崔凯华;王超;刘心亮;刘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7/06 | 分类号: | G01C7/06;G01B11/16;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朱春元 |
地址: | 11016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智能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隧道检测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第一检测结构、第二检测结构、调整部、相机部、测量部和控制部;所述第一检测结构用于获取隧道断面信息;所述第二检测结构用于获取所述相机部的姿态信息;所述相机部和所述调整部连接,所述调整部、所述第一检测结构和第二检测结构分别和控制部之间电连接;所述控制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检测结构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构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构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构的反馈信息建立直角坐标系,并控制所述调整部调整对应的所述相机部。本发明通过控制部控制调整部自动调整相机部的位置和朝向,调整过程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衬砌的裂缝、变形等表观病害是地铁运营的重大安全隐患,使得病害快速检测与处理成为隧道安全运营的重大技术需求。病害快速检测与处理中研究人员常用CCD相机作为主要的成像设备。对于隧道这种大断面的工程结构体来说,单个相机的成像视场有限,因此,研究人员把多个CCD相机组成线形阵列或者弧形阵列,从而获得更广的视场,一次可以采集半个或者整个衬砌断面的影像数据,由于隧道内光照条件较差,必须采用光源照明系统使阵列相机清晰成像,把CCD阵列相机和照明光源组成的相机部安装在移动平台上,以实现隧道衬砌横断面的影像数据测量采集与病害检测。
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当移动平台上设有多个相机部时,检测之前需要根据隧道情况对每个相机部的位置和朝向进行调整,工作量大,降低了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隧道智能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结构、第二检测结构、调整部、相机部、测量部和控制部;
所述第一检测结构用于获取隧道断面信息;
所述第二检测结构用于获取所述相机部的姿态信息;
所述相机部和所述调整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相机部和所述调整部连接,所述调整部、所述第一检测结构和第二检测结构分别和控制部之间电连接;
所述控制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检测结构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构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构和所述第二检测结构的反馈信息建立直角坐标系,并控制所述调整部调整对应的所述相机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结构包括距离传感器和驱动电机;
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隧道智能检测装置的第一侧,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的轴线位于隧道的中轴面上;
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部之间电连接,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距离传感器绕所述转轴的轴线周向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检测结构为角度传感器;
每个所述相机部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相机部的主光轴和水平面之间的第一夹角参数;
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部之间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整部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和所述控制部之间电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相机部绕y轴作周向旋转运动;
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相机部沿x轴和z轴作直线运动;
所述隧道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409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