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渗透测量系统及气体渗透率计算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01458.1 | 申请日: | 2023-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60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崔林勇;叶为民;王琼;陈永贵;陈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6F1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渗透 测量 系统 计算 模型 | ||
1.一种气体渗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端气室(2)、下游端气室(3)、真空泵(4),所述真空泵(4)与上游端气室(2)、下游端气室(3)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渗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端气室(2)与主体腔室(1)底部气孔输入口相连,所述下游端气室(3)与主体腔室(1)顶部气孔输出口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渗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端气室(2),其一端与外部供压装置相连,所述上游端气室(2)还同时通过第一双通球阀(16-1)和第二双通球阀(16-2)分别连接主体腔室(1)与真空泵(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渗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端气室(2)顶部装有第一安全阀(14-1)和第一高精度气压传感器(15-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渗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端气室(3),其一端与主体腔室(1)的顶部气孔输出口相连,用于储存气体渗透流量,另一端通过第三双通球阀(16-3)连接真空泵(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渗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试验过程中,在初始阶段,下游端气室(3)内的压力始终小于上游端气室(2)的压力,从而保证气体渗透方向始终沿试样(1-6)底面向试样顶面渗透;下游端气室(3)顶部同样装有第二安全阀(14-2)和第二高精度气压传感器(15-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渗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4)为水环式真空泵,通过第二双通球阀(16-2)和第三双通球阀(16-3)分别与上游端气室(2)和下游端气室(3)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渗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上游端气室(2、下游端气室(3)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内部容量恒定为30mL。
9.一种气体渗透率计算模型,其特征在于,根据下游端气室压力变化计算,计算模型为:
其中,p1和p2分别为试样进口端和出口端的气体压力,对应于上游端和下游端气室内的气体压力;A为试样横截面积,单位m2;L为试样长度,单位m;μ为气体的动力粘度,单位Pa·s;V2为下游端气室内的气体体积,单位m3。
10.一种气体渗透率计算模型,其特征在于,根据上游端气室压力变化计算,计算模型为:
其中,p1和p2分别为试样进口端和出口端的气体压力,对应于上游端和下游端气室内的气体压力;A为试样横截面积,单位m2;L为试样长度,单位m;μ为气体的动力粘度,单位Pa·s;V2为下游端气室内的气体体积,单位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014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