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风光市储绿色能源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98969.2 | 申请日: | 2023-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99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阳林;夏维;赵跃;王勇;严广;唐享华;赵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瑞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46;H02J3/32;H02J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顾晓玲 |
地址: | 400041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风光 绿色 能源 系统 运行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分布式风光市储绿色能源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电价处于低谷期,太阳能和风能优先供电、市电补充供电,带载的同时给储能电池满容量充电;
电价处于非谷期非尖峰期,太阳能和风能优先带载,盈余部分为储能电池充电;太阳能、风能发电功率带载不足时,市电仅补充带载,不为储能电池充电;
电价处于尖峰期,太阳能、风能优先带载;太阳能、风能发电功率不足时储能电池放电补充带载,市电受控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风光市储绿色能源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市电电价的峰期和谷期;
实时检测负载功率,风力发电功率,太阳能发电功率,以及储能电池组充放电功率;
根据最小电网用电量以及最小电网电费原则,确定风光储供电功率及时间,建立电网电费模型:
F=∫024-T1-T2-t1(P负t-P光t-P风t)×J1dt
+∫0T2(P负t-P光t-P风t+P储t)J2dt
其中,F为总电费,T1为电价的峰期时长,T2为电价的谷期时长,t1为非峰非谷时期纯风光供电的时长,J1为非峰非谷时期的电价,J2为谷期电价,P负t为t时刻的负载功率,P光t为t时刻太阳能的输出功率,P风t为t时刻风能的输出功率,P储t为t时刻储能电池组的充电功率;
根据电网电费模型,控制对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在不同时间输出功率,尽可能延长非峰非谷时期纯风光供电的时长t1,实现电网电费最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风光市储绿色能源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风能发电功率最大化、延长非峰非谷时期纯风光供电的时长t1的方法为:控制太阳能、风电的直流输出电压高于市电的直流输出电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风光市储绿色能源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电价非尖峰期,太阳能和风能的实时发电功率≤实时负载功率的m%阈值时,太阳能和风能仅给储能电池充电,系统处于市电直通模式给负载供电,m为正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风光市储绿色能源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m为10。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运行控制方法的分布式风光市储绿色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的市电供电线路,太阳能供电线路和风能供电线路;所述市电供电线路上串联有第一开关;
并联电路的并联端口通过逆变器与交流输出智能配电单元连接,在其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二开关;
并联电路的并联端口与储能电池组连接;
还包括监控单元,所述监控单元获取市电电价的峰期和谷期时间,实时检测负载功率,风力发电功率,太阳能发电功率,以及储能电池组充放电功率,并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控制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的通断,以及控制太阳能和风能在不同时间输出功率最大化,实现对非峰非谷时期纯风光供电的时长t1的延长,实现电网电费最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风光市储绿色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的输入端通过第三开关与交流输出智能配电单元连接,监控单元的市电直通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第三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风光市储绿色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上具有整流模块,太阳能供电线路上具有太阳能适配器,风能供电线路上具有风能适配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风光市储绿色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单元通过通信接口与远程监控平台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布式风光市储绿色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模块、太阳能适配器、风能适配器、逆变器和储能电池组集成设置在机柜内;
所述交流输出智能配电单元与家庭入户配电箱的尺寸相同;
所述交流输出智能配电单元与安装墙体间采用嵌入式安装结构或悬挂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瑞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瑞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989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